汉字 | [三]会意 | ||||||||||||||||||||||||||||
释义 | [三]会意许慎给会意下的定义是: “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伪 (huī),武信是也。”意思是: 会意是比并二字或数字 (即 “类”),会合其意以成新意 (即 “合谊”),由此看出造字者的意向 (即 “指伪”) ,武、信就是这样的字。
对武字的理解有两种: 一是 《说文解字》释为: “楚庄王曰: 夫武,定功戢兵。故止戈为武。”段玉裁: “只取定功戢兵者,以合于止戈之义也。”定功,巩固功业; 戢兵,藏兵 (器),收藏武器而不用。显然,这种理解,是把 “止”字理解为 “制止”。另一种解释为清人俞樾 《儿笘录》: “在苍颉造字时,则但以为足止 (趾)字,而无此展转相生之义 (制止) 也。”因此认为 “武”的本义为 “征伐”。“止”与 “征”有关,因为要走,“戈”与 “伐”有关,于省吾也认为: “武从戈,从止,本义为征伐示威,征伐者必远行,‘止’ 即示行也。征伐者必以武器,‘戈’ 即武器也。”我认为,第二种解释较为正确。
人言为信。人讲出的话就要去做到,也就是信用。所以《说文》释为: “诚也。从人从言,会意。” 从上述两例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从字形结构上说,会意字一定是合体字,组成会意字的偏旁在古文字时期一定是能独立成字 (即 “文”) 的。比如: “社”,由 “土”和 “示”两个偏旁组成,两个偏旁均独立成字。再如 “解”,由 “刀、牛、角”三字组成。这也是会意字与合体象形字、加体指事字的区别所在。前面的象形、指事字,虽然也有合体的成分,但其中一体一定是不能独立成字的构件,如合体象形的“果”、 “眉”,加体指事的“本”,都可以分离成两个部分: 田和木、毛和目、木和-等,但是分离后,其中一体不成形,不能单独存在; 而会意字中的任何一体,分离出来后,仍能单独成字。从这个意义上说,被称为 “合体象形”、“加体指事”的字,说到底还是只能算为独体字,与会意的构造形体有本质的区别。 从字义上说,会意字的字义一定是在组成会意的各个偏旁意义结合的基础上发生出来的一个新的含义,这个意义既与各偏旁的意义有关,但又不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偏旁意义的简单相加,而是在字义结合的基础上,造字者经过自己的联想赋予它一个规定的意义。 比如寒: 造字者为了表示寒冷的意义, 通过对生活的观察, 选取了 “宀、 人、 茻(mǎng) 、冫 (冰) ”四个独体字来造字。它要表达的意义为: 房子的外面结了冰,太冷了,这个人钻入屋里的草堆中。这种联想,规定了这个字必须是 “寒冷”之义。但此字今天已讹变, “”成为构字部件, 已无法独立表意了。 这种造字思维,在丽江东巴文中表现得特别突出,比如: 纳西族经典 《古事记》 的一段原始文字。(见图3—2) 认识会意字,就是要揭示 “造字的联想规定性”。会意字的联想规定性,要靠识读者从偏旁提供的意义上进行联想。对同一个字,人们的联想可能会不一样,比如前面对“武”字的解释: 许慎释 “止”为 “阻止”,俞樾释 “止”为 “足趾”,因而他们得出的意象就完全不同。这种规定性,字形本身能提供我们联想的方向,但是,如果人们掌握了该字的读音、使用情况,字义的联想规定性就显示得更为清楚了。对于后人来说,只有借助文字文献资料的帮助,我们才能确定哪一种联想是符合造字的字义规定性的。比如,用文献来参证,《礼·月令》 : “乃命将帅讲武,习射御。” 《左传·哀公廿三年》 : “非敢耀武也。” 《汉书·礼乐志》 : “武,言以功定天下也。” 《文选·述高祖纪》 : “克定祸乱,辟土斥疆曰武”等等例子中,武都为 “征伐”义。再如前面所讲的“寒”字,《易·系辞》 : “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成焉。”句中寒便为“寒冷”义。 武 对武字的理解有两种: 《说文解字》释为: “楚庄王曰: 夫武,定功戢兵。故止戈为武。”把“止” 字理解为 “制止” 。 清人俞樾《儿笘录》批评说: “在苍颉造字时,则但以为足止 (趾)字,而无此展转相生之义 (制止)也。”认为 “武” 的本义为 “征伐” 。 我认为第二种解释符合字体构形的意义。 信 人言为信。人讲出的话就要去做到,也就是信用。所以 《说文》释为:“诚也。从人从言,会意。” 图3—2 表示拿蛋。本是 “解开”的表意字,在纳西语里当 “解开” 和当 “白” 讲的那两个词同音,所以这里假借它来表示 “白” 。“●”是“黑”的表意字。是风。O是蛋。是湖。表示蛋破而发光。最右边是 “山崖” 的形声字。据纳西族经师的解释,这段原始文字的全部意思是: “把这蛋抛在湖里头,左边吹白风,右边吹黑风,风荡漾着湖水,湖水荡漾着蛋,蛋撞在山崖上,便生出一个光华灿烂的东西来。”在这段原始文字里,虽然已经使用了假借字和形声字,但是很多意思仍然是用文字画的手法,通过联想表示出来的。[2] 会意字从结构上,可以分为两类,即同体会意、异体会意。 同体会意的例子:
甲骨文像二人相随,故两人字的方向相同,表示 “跟随”、“随行”之义。如 《论语》: “子路从而后。”后来字形增繁,添了“彳 (chì)”、“止”,成 “從”字,今简化后恢复古本字。仍写作从。丛、怂、耸、枞、纵等以从为声符。
甲骨文中形体与 “从” 形混,不易区别。《甲骨文字典》 认为 “比” 由二 “匕(bǐ) ”字组成,匕“像人鞠躬或匍伏之侧形。”本义为 “亲密”,即彼此意同心合,亲近,引申为 “并列”义。如《尚书》: “称尔戈,比尔干,立尔矛。”再引申为“紧靠”,如王勃诗歌: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从”和 “比”,字形相混,但人们并不会混淆其义。这就是因为对这两个字的联想规定性不同。“从”,人们是由后一人跟随前一人这一着眼点去联想,因此确定其义为 “跟随”; 而 “比”,人们是由二人形影不离,永结同好这一思路去理解,因此其意为“亲密”。 甲骨文中的 “比”, 常写作 “”, “妣 (bǐ) ”是指已经过世的母亲, 也是从亲近、心同意合的思路去联想的。
两个人字方向相反,是 “背”的本字。如 《战国策》 : “土无反北之心。”引申为背脊的背。由于本字被假借为方位词东南西北的 “北”,于是增繁本义为 “背”,成了形声字。
一个正立的人字和一个倒立的人字组合为化字,像耍杂技或变魔术那样,表示 “变化”的意思,引申为 “造化 (自然界生成万物) ”、“死亡”、“融解”等义。
两只手 (都是右手,显然是属于两个人的手)靠拢在一起,表示相善相助的 “朋友”义。《说文解字》 : “同志为友。从二又,相交友也。”古文 “朋”有结党的含义,如“朋党”两字常联用,而 “友”则没有这层含义。 以上的字,都是用同一形体的字累叠相加构成的,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同的字组合而成的会意字,叫同体会意字。 异体会意的例子:
甲骨文字形像一个人不小心掉进了陷坑里,上面伸来一双救援的手,本义是 “拯救”。后来 “丞”字用于官名,如 “丞相”、“大理寺丞”等,就另造形声字 “拯”字来表示本义。此字由 “廾(gǒng)、人、凵(kān)”三字会意。
甲骨文以口 卩 (jié)会意,古时长兄如父,可以随时命令弟弟去干这干那,所以在“人”形上端画出他的大嘴来表示“兄长”义。
从示从人口,像人在 “示”前张嘴祷告之义,指祭祀时主持祷告的人。
甲骨文字形像以戈击人头,本义为 “砍头”,如甲骨十辞: “伐十羌 (羌人) 。”引申为杀伐、征讨、攻打等义。
甲骨文字形像一个士兵 (人)握着武器 (戈)。本义是 “防守”。
甲骨文字形,像手牵着奴隶的发辫形,意为奴隶。奴隶为小人,故奚又有小义,以之为声符,溪、徯、蹊均有小义; 小河为 “溪”,小步走有所待为 “徯”,小路为 “蹊”。是一组同源字。
甲骨文字形以人止会意,像人踮起了脚跟有所望。引申为希望、企图。 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异体会意都是以不同偏旁组成的合体字,这种字在会意字中的比重最大。 在汉字中,会意字有1600多个。即使到今天,我们使用的简化汉字,有一部分仍然沿用了这种造字方法。如: 泪 (涙) 、笔 (筆)、体 (軆)、阳 (阳)、阴 (陰)等。 总之,语言中有许多抽象的词无法用象形、指事方法造出字来表示,会意字正好弥补了它们的不足。会意造字法造出的新字,是用已有的象形字或指事字作构成材料的,这样,不仅提高了象形字和指事字的使用率,充分发挥了旧有文字的作用,而且用原来人们就熟悉的符号构成新字,容易为社会接受,有利于人们学习掌握,因此,也就容易流传、推广。 |
||||||||||||||||||||||||||||
随便看 |
汉语字词典包含45085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字词的释义详细解析,是汉语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