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 甲骨文合集137正,殷 五月在[]。
甲骨文合集2890,殷 三月。
甲骨文合集14295,殷 辛亥卜,内,貞今一月[帝]不其令雨。
甲骨文合集37840,殷 在十月又一, 甲戌妹工典其。
作父乙簋, 殷周金文集成4144,殷 才(在)十月一。
四祀其卣, 殷周金文集成5413,殷 才(在)(四)月。
申簋蓋,殷周金文集成4267,西周中期 隹(唯)正月初吉丁卯。
小克鼎,殷周金文集成2799,西周晚期 隹(唯)王廿又三年九月。
楚公逆鐘,殷周金文集成106,西周晚期 (唯)八月甲申。
塞公孫𪺞父匜, 殷周金文集成10276,春秋早期 隹(唯)正月初吉庚午。
王子午鼎,殷周金文集成2811,春秋中期或晚期 隹(唯)正月初吉丁亥。
邾公華鐘,殷周金文集成245,春秋晚期 隹(唯)王正月初吉乙亥。
蔡侯紐鐘,殷周金文集成211,春秋晚期 隹(唯)正五月初吉孟庚。
宜桐盂,殷周金文集成10320,春秋 隹(唯)正月初吉日己酉。
𨟭侯少子簋, 殷周金文集成4152,春秋 隹(唯)五年正月丙午。
古璽彙編1723,戰國 事月。 按: 加區别符號“丿”。
包山楚簡·文書163,戰國 亯月己巳, (廐)豫、 思公之州里公、 (梁)人慶、下(蔡)人競。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一·孔子詩論8,戰國 《十月》 ,善諀(諞)言,《雨亡(無)政》,《即(節)南山》,皆言上之衰也,王公恥之。
秦印文字彙編 月黎。
張家山漢簡·曆譜11,西漢 十月辛丑。
司徒袁安碑,東漢 永平三年二月庚午,以孝廉除郎中。
魯相乙瑛請置孔廟百石卒史碑,東漢 元嘉三年三月廿七日壬寅奏雒陽宫。
元敷墓誌,北魏 甫齡六十,以正光三年二月廿二日終於治所。
□𢘌昂墓誌, 隋 父寶逹,武平元年士,爲□律明月叅軍事。
盧璠妻崔元二墓誌,唐 以元和五年八月十三日遘疾於潭州官舎。
李玄德墓誌,唐 用其載五月七日。 《説文》: “月,闕也。大陰之精。象形。凡月之屬皆从月。” 甲骨文象半月形,中或加點或無點,金文承之。後世以加點者爲“月”,以無點者爲“夕”。戰國時期,“月”近“肉”形,故在“月”左下方加一小撇以示區别,如上舉古璽文字。本義指月亮。
月★常◎常yuè象形,甲骨文、金文象月牙形,小篆字形稍变,隶定为“月”。本义为月亮,引申为形状像月亮那样圆的、时间单位(一年分12个月)、每个月的等。 【辨析】 ❶“月”又为“肉”的变体。 ❷以“月”作意符构成的字有的与月亮有关,如“朗”“朦胧”;有的与时间有关,如“朝、朔、望、期”;有的与肉有关,如“脸、臂、肘、腕、肚、腿、肥、胎”。 ❸以“月”作音符构成的形声字读音不同。yuè:刖、钥∣yào:钥。 ❹在台湾,与肉有关的“月”中间是一点一提,不是两横。 月yuè象形字,像半边月亮。近“缺”之音。作为字的构件,与月(肉)、月(舟)相混。作偏旁生成的字很多,作意符实际上只有朔、朗、期、朦、胧和朝六个字。作声符生成的字有: yuè 钥(钥匙) 刖(刖刑) 月(yuè)月圓時少,闕時多,且讓日,故作上下弦時形也。中一筆本是地影,詞藻家所謂顧兔桂樹也。 【按】“顧兔桂樹”,古代神話傳説中月亮陰精結成兔形,月中有桂樹,後以“顧兔”代稱月亮。 月yuè(4画)
【提示】起笔是撇,不是竖。月中间的两横,宋体与左右两边相接,楷体与左边相接,与右边相离。 *月yuè4画 月部 (1) 月亮;月球: ~色|~牙儿|~食|花前~下。 (2) 计时单位。公历1年分为12个月: ~底|~初。 (3) 每月的;按月出现的: ~票|~息|~报|~薪|~产量。 (4) 形状像月亮的: ~饼|~琴|~洞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