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 ) 甲骨文合集3413,殷 □亥卜, 王, 余[令]……㞢正朕隹……
 朕女觚,殷周金文集成6879,殷 朕女。
 朕作父癸觶,殷周金文集成6475,西周早期
(朕)乍(作)父癸 (尊)彝。
 小臣傳簋,殷周金文集成4206,西周早期 用乍(作)朕考日甲寶。
 豆閉簋,殷周金文集成4276,西周中期 用乍(作)朕文考釐弔(叔)寶𣪕(簋)。
 此鼎,殷周金文集成2821,西周晚期 用乍(作) (朕)皇考癸公 (尊)鼎。
 鄧公簋,殷周金文集成3776,西周晚期 𤼷(鄧)公乍(作)䧹(應) (嫚)𣬈朕(媵)𣪕(簋)。
 □叔買簋,殷周金文集成4129,西周晚期 𠀠(其)用追孝于朕皇且(祖)啻(帝)考。
 魯伯愈父匜,殷周金文集成10244,西周晚期 魯白(伯)愈父乍(作)鼄(邾) (姬) 朕(媵) (盨)也(匜)。
 頌簋蓋,殷周金文集成4338,西周晚期 用乍(作)朕皇考龏弔(叔)皇母龏 (姒)寶 (尊)𣪕(簋)。
 陳侯壺,殷周金文集成9633,春秋早期 敶(陳)𥎦(侯)乍(作)嬀 (櫓)朕(媵)壺。
 齊侯盂,殷周金文集成10318,春秋晚期
(齊)𥎦(侯)乍(作)朕(媵)子中(仲)姜寶盂。
 秦公鎛,殷周金文集成269,春秋 余𡖊(夙)夕虔敬朕祀。
 紀伯 父盤,殷周金文集成10081,春秋 㠱(紀)白(伯) ( )父朕(媵)姜無 (姬)般(盤)。
 中山王 鼎,殷周金文集成2840,戰國晚期 天降休命于朕邦。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三·彭祖8,戰國 朕𡥝(幼)不 (敏), 既得昏(聞)道, 𢖶(恐)弗能守。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六·用曰10,戰國 言在家室,而莫 (執)朕 (舌)。
 馬王堆漢墓帛書·老子乙本卷前古佚書,西漢 天子之地方千里,諸侯百里,所以朕合之也。
 孔羨碑,三國魏 朕甚閔焉。
 慈慶墓誌,北魏 並復東華兆建之日,朕躬誕育之初,每被恩敕,委付侍守。
 盧知宗墓誌,唐 孰留朕跡。 《説文》: “朕,我也。闕。” 形聲字。初文爲 “灷”,字从廾持物填縫隙。舟之縫隙最需要填,故後遂加舟旁(季旭昇説)。裘錫圭以爲初文“灷”从廾捧針,針亦聲。 許慎訓爲施身自謂之“我”,“我”是語言中的虚詞,凡虚詞均假借它字表示,“朕”之訓“我”也是假借,並非其本義。李孝定認爲“朕”象兩手捧器釁舟之形,引申之,兆璺謂之“朕”。其説亦可參。
朕zhèn (甲) (篆) 会意字,甲骨文左边并不是“月亮”的“月”,而是“舟”(与“前”、“俞”等相同),右边是双手举着划船的橹。小篆改为“关”(“送”省),本意是自己努力摇橹,使船前进,引申为第一人称代词。《说文》:“朕,我也。”蔡邕说:“朕,古者,上下共称。”如《离骚》中屈原说:“朕皇考曰伯庸。”秦始皇26年,始皇把这个第一人称据为己有,以后只有皇帝才可自称为“朕”。作声符生成的字有: sheng 阳平:塍(田塍) 去声:勝(简化为“胜”,胜利) téng 腾(腾飞) 滕(姓氏) 藤(瓜藤李下) 誊(誊印) 相关链接 1.“腾”可作会意字理解。意为船到岸边,舍船骑马。 2.“媵”(yìng),舟、送、女三字会意。可理解为随船而行的女子。《尔雅》:“媵,送也。”“古者嫁女,必娣姪从之,谓之媵。”(《仪礼·士昏礼》注)
朕 (zhèn)我也。从舟已於我義不協,“灷”字又《説文》所無。《玉篇》“灷,主倦切,火種也”,聲義皆不協。鐘鼎文作 ,亦不可解。 △朕zhèn10画 月部 (1) 古代的第一人称代词。秦代以前泛指说话人自己,相当于“我”“我的”,从秦始皇开始专用作皇帝的自称。 (2) 〈书〉 征兆;预兆: ~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