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 ) 甲骨文合集33130,殷 在朝。
 甲骨文合集29092,殷 朝有雨。
 利簋,殷周金文集成4131,西周早期 隹(唯)甲子 (朝)歲鼎。 按:改从月爲从 。
 夨令方彝,殷周金文集成9901,西周早期 朙(明)公 (朝)至 (于)成周。 按:改从月爲从 。
 夨令方尊,殷周金文集成6016,西周早期 朙(明)公 (朝)至 (于)成周。
 先獸鼎,殷周金文集成2655,西周早期 用朝夕卿(饗)氒多 (倗)友。 按:改从月爲从 。
 大盂鼎,殷周金文集成2837,西周早期
(敏)朝夕入 (諫)。
 乖伯歸夆簋,殷周金文集成4331,西周晚期 用𡥃(孝)宗朝(廟)。
 仲殷父簋,殷周金文集成3969,西周晚期 用 (朝)夕亯(享)考(孝)宗室。
 仲殷父簋,殷周金文集成3968,西周晚期 用 (朝)夕亯(享)考(孝)宗室。 按: 左旁變爲“車”形。
 古璽彙編4065,戰國 韓城朝。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二·昔者君老1,戰國
朝★常◎常
表意,甲骨文1从日、月、木(或林),甲骨文2把木改为艸,表示月尚未完全落下,而日已出于草木丛中之时,金文把月讹为川(或水),小篆又讹为舟,隶定为“朝”。本义读zhāo,早晨,引申为日或天(指时间)。朝气,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又读cháo,古代臣子在早晨拜见君主,故引申为朝拜、朝见,又引申为朝廷(古代君主处理政务的地方)、朝代(建立国号的君主统治的整个时期)、面向、正对着、介词(引入动作的对象,相当于“对”“向”)等。 【辨析】 ❶潮/朝(zhāo) “朝”指早晨,“潮”指早晨上涨的海水,这两个字音义相近,是同源字。 ❷朝(cháo)/向 这两个字都用于介词,引入动作的方向,区别在于:“向”可以用在动词后,如“奔向远方”“从胜利走向胜利”,而“朝”却不能这样用。 21.趣談“朝”字朝,從金文盂鼎上的朝字來看,像“早上漲起的潮水”。朝是“潮”本字。
朝(12画) ❶cháo ❷zhāo
 【提示】龺, 中间的日的当中一横宋体与两边相接,楷体与左边相接,与右边相离。月,中间两横宋体与两边相接,楷体与左边相接,与右边相离; 旧字形里面是两侧点。 *朝cháo12画 部 (1) 臣下觐见皇帝或宗教徒参拜神佛: ~拜|~见。 (2) 朝延,君主正式处理政事的地方: ~政|上~。 (3) 朝代,建立国号的一代或几代君主统治的整个时期: 清~|改~换代。 (4) 面对着: 大门~南|仰面~天。 (5) 介词。表示方向、对象,相当于“向”: ~前走去|从飞机上~下看。 (6) 姓。 另见zhāo(510页)。
*朝zhāo12画 部 (1) 早晨: ~阳|~霞|~夕|~思暮想。 (2) 日;天: 今~|一~有事。 另见cháo(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