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汉字 木簡
释义

木簡

據漢許慎 《說文解字》考,木簡之 “簡”為 “牒”,牒即 “札”。要之“簡”、“牒”、“札”可解為同類物。簡有木、竹之分,俱以書文字,兩者僅止材料不同,并無本質之别,故總稱為 “木簡”。木簡歷史悠久,孔子書物即用木簡合綴而成。“韋編三絶”之“韋”,即綴合木簡之牛革。漢魯恭王毁孔子故宅建宫殿,於壁中得古文《尚書》、《禮記》、《論語》等數十篇,世稱“孔子壁中書”,均係書有科斗文之木簡。晉·太康二年(284)(一說咸寧五年279),時人自汲郡襄王墓中,發掘戰國時代遺物 《竹書紀年》十二篇、《穆天子傳》五篇,計為竹簡七十五篇,謂為《汲冢周書》、《汲冢漆書》。據此,今文寫定。現祗存 《穆天子傳》、《竹書紀年》兩種,且後者實係後世之偽作。以上僅藉史載而論,未睹木簡、竹簡之原物。近代已有木簡、竹簡真迹陸續出土,使其産生之時代一變前說。
〈木簡之發掘〉 中國西部甘肅至天山南北路一帶。近代嘗有探險考古隊十數支進行搜訪、查探,發掘大量古物珍寳。1901年斯文·海定(1865~1952瑞典地理學者、探測學家)曾到新疆塔里木河下游,考察新、舊羅布泊之地理位置,在舊羅布泊北岸一遺迹(或為古樓蘭遺迹)地沙磧間,發掘


木簡



木簡


木簡


并竊走晉代木簡一百二十一片,此蓋木簡發見之嚆矢。1900年至1901年,馬克·奥里爾·斯坦因 (1862—1943英國考古學者,原籍匈牙利)受英國印度殖民政府顧聘,非法入華西部,探測古于闐(古西域國名,又作于寘在今新疆和田一帶) 之遺迹,於和闐(和田縣)、克里雅、尼亞等地,訪得并盗走晉代簡牘累累。1907年斯坦因又深入甘肅西部,考察古長城遺迹,盗劫兩漢及晉代木簡數百片。日本西本願寺探險隊三度赴中國西部考察,第二次(1908—1909)搜集大量木簡,舶載日本。此係初期木簡發掘物。1930年以後,陸續出土甚豐,多達數萬計。其大略參見附表:
〈木簡之形態〉 普通木簡長23公分,寬1公分,厚0.2至0. 3公分。竹簡之字書於裏面,而木簡兩面寫。一方簡約書三十至四十字,若連寫兩簡以上,則將簡以紐相繫。紐多為麻繩,上等紐用素絲綸或青絲綸,偶用革條。常縛成兩道,故有象形字“册”。簡書多以甲骨文或金文,殊顯古雅。“典” 字意即置册于臺上。
所書木簡之文,若屬保密尺牘或紀要文書,則卷成一捆,其上置蓋 (稱為 “檢”),以繩縛實,繩上涂泥,鈐押封印,此即 “封泥”。繩繫結頭大都埋藏於里處,以使木簡在移動或送遞過程中,封泥不致破損。
“觚”亦為木簡之一種。一般木簡不過表裏里兩面書,若製成三角柱、四角柱或六角柱,則可三面、四面、六面書,此即所謂 “觚”。
〈木簡之内容〉 名目繁多,有法律、書籍、遺策、文書、詔書、通行證、發貨證、帳簿等。
(1)法律——秦漢時木簡出土略表之法文,除少數尚載於史籍、文獻外,大都已散佚。而“雲夢秦簡”中,與秦律相關者達六百枚,洵為秦律研究之必需。
(2)書籍—— “武威漢簡”中,書寫《儀禮》者有四百六十九枚,計二萬七千三百三十二字。“臨沂漢簡” 中有書 《孫子》、《六韜》、《管子》、《墨子》 等。“長沙漢簡” 中良多醫學書。
(3) 遺策——埋入墳墓之殉葬品目録。楚簡多此類。
(4) 文書——多與軍務暨邊境行政相關,見於 “江陵漢簡”等。
(5)詔書——見於“敦煌漢簡”及“居延漢簡”。
(6)帳簿——見於 “居延漢簡” 及 “敦煌漢簡”,為官廳暨軍事帳簿。其它尚有通行證、發貨證、符節等。


木簡


〈木簡之研究〉 斯坦因之最初訪得物,1907年圖示於首次探檢學術報告書 《古代和闐》卷二中,其卷一有沙畹教授(1865~1918法國漢學家,嘗任職於法駐華公使館)之考釋。其第二次探檢所得,在此行報告書《塞林提亞》中,圖示二十三件(1921年刊)。就木簡研究專著而論,較此鉅著刊行更早者,為1913年沙畹教授所撰《東亞細亞沙磧出土漢文文記》,是編圖版鮮明,考證精詳。日本西本願寺探檢隊訪得物,圖示于 《西域考古圖譜》,尚欠釋文與考證。斯文·海定雖最早發見并搜集木簡,但因諸種原因,遲遲未能發表。後經德國漢學家格倫韋德爾解讀、釋說,于1920年公刊。對此新資料有精深研究者,當推沙畹與格倫韋德爾,二氏論說簡牘形制,繪出在紙問世前中國書籍之形態,重現漢代邊境衛士生活,對研究文化史、政治史幫助尤大。可見西儒對“木簡學”之開創,誠有所建樹。


木簡


中國學者着眼于木簡略晚,直至外人劫取寳物并發表論文後,方始震驚,立即采集、研究,漸獲豐碩成果,其傑出學者有羅振玉、王國維等。羅氏流亡日本,見沙畹所著《東亞細亞沙磧出土漢文文記》,即予復寫,付以玻璃版,繼著《流沙墜簡》三卷,并撰考察論文多篇。其陸續發表之考說,均輯人 《屯戍叢殘考釋》與 《觀堂集林》。王氏所論,驅斷簡零墨以資古史再現,藉片言隻句尋出重大史實,眼光深邃,論說精辟,足以資研考之據。近代猶有學者如賀昌群教授等繼羅、王二家之緒,對簡牘有深入考究。
〈木簡之價值〉 木簡乃紙問世前之書物,直至晉代。記事頗廣,形制已明,洵為研考中國古代文書之絶好資料,且對彌補文籍之遺,充實史、地所闕,均起鉅大作用。如明確玉門關位置因時代而異:確認史書所無之“平始”年號、弄清邊防設施“天田”等。今後還將繼續發掘、考說之,益加認識木簡之價值。
〈木簡之書法〉 木簡書法并非出自專家之手,而係凡人所為,草率實用而已。但堪稱 “木簡體”,大開書道家鑒賞之視野。在書道史方面,亦出現漢代已有章草萌芽之說及其它新見。木簡誠為研討書風暨書體變遷之必需。
随便看

 

汉语字词典包含45085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字词的释义详细解析,是汉语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23-2024 swrt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4: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