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汉字
释义

()


甲骨文合集6906,殷
在東。一月。

甲骨文合集8734,殷
東隻。

甲骨文合集33422,殷
王往田于東。

甲骨文合集28843,殷
于白東

亞東父丁簋,殷周金文集成3308,殷
亞東父丁。

辟東作父乙尊,殷周金文集成5869,西周早期
辟東乍(作)父乙(尊)彝。

臣卿鼎,殷周金文集成2595,西周早期
公違省自東。

格伯簋,殷周金文集成4263,西周中期
涉東門。

晉侯蘇編鐘,新收殷周青銅器銘文暨器影彙編870,西周晚期
王寴(親)遹省東或(國)南或(國)。

𨟭叔之仲子平鐘, 殷周金文集成173,春秋晚期
(聞)于東。

東周左師壺,殷周金文集成9640,戰國晚期
爲東周左𠂤(師)(飲)壺。

九年吕不韋戈,考古1991年01期,戰國晚期
蜀東工。

古璽彙編3994,戰國
東陽

古陶文彙編3.1375,戰國
東。

中國歷代貨幣大系·先秦貨幣2281,戰國
東周。

包山楚簡·文書121,戰國
里人場貯。

包山楚簡· 卜筮祭禱記録207,戰國
東周之客(歸)(乍)於(栽)郢之(歲)。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二·容成氏25,戰國
東䜴(注)之。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三·周易57,戰國
(鄰)殺牛。

睡虎地秦墓竹簡·日書甲種118背,戰國至秦
以西有(又)以東行。

銀雀山漢墓竹簡·孫臏兵法345,西漢
東陳之山,死山也。

銀雀山漢墓竹簡·六韜727,西漢
……之帀(師)以東伐受(紂)。

漢印文字徵
魏東。

司徒袁安碑,東漢
十年二月辛巳遷東平□城令。

史晨後碑,東漢
户曹掾薛東門榮。

賈充妻郭槐柩記,晉
其先胤自宗周王季之穆,建國東虢,因而氏焉。
按: 上部斷開作“亠”。

張玄墓誌,北魏
葬於蒲坂城東原之上。

姜纂造像記,北齊
父纂,情慕東門,心憑冥福,特爲亡略。
按: 中一横訛作二“人”。

盧宏及妻崔氏墓誌,唐
嗣子仲連等以先塋東洛。
《説文》: “東,動也。从木。官溥説: 从日在木中。凡東之屬皆从東。”
從早期實物文字的形體來看,中間所从的部分有一横,也有二横,還有交叉的線條,絶非“日”形,因此,許慎引官溥説解釋“東”字構形爲日在木中顯然是不符合實情的。“東”當與“橐”同源,甲骨文、金文象兩端束縛之口袋。
表示“東方”應當是其假借的用法。

(dōng)

从日在木中。日升扶桑之謂。
【按】東,甲骨文作,象收緊兩端的口袋之形,是“束”的初文。小篆“東”字理據重構,結合了學者對文字構形的理解,表示“東方”之“東”。

*tewng

[甲骨]
[金文]
[小篆] 《說文》: , 動也。 从木。官溥說: 从日在木中。凡東之屬皆从東。(六篇上)
兩端都要縛緊的裝物袋囊形,借指方向。

(dōnɡ)

,动也。从木。官溥说:‘从日在木中。’凡東之属皆从東。”(得红切)
段玉裁注:“木,榑木也。日在木中曰東,在木上曰杲,在木下曰杳。”
甲骨文作,学者多说甲骨文形体象橐囊之形。[1]金文或作,战国天星观1号墓卜筮简作,包山楚简作。或说束、東为同形分化,二字古音相近。黄德宽云:“東由束派生,本象橐囊缚束两端,人负之则‘重’,故‘重’亦‘束’之派生字。由重之厚重义引申孳乳出湩、腫、諌等字,或含有多、浓、厚之义。”[2]许慎用“动”训“東”是声训。《汉书·律历志》、《白虎通》、《释名》等都有这种说法。许慎引用官溥的说法则是对后出字形的重新解释。甲骨文、金文中“東”已用为方位词。
東部只有一个属字,“”下云:“二東。曹从此。阙。”后世的字典和词典一般不立東部。

随便看

 

汉语字词典包含45085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字词的释义详细解析,是汉语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23-2024 swrt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8:1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