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汉字
释义

()


禽簋,殷周金文集成4041,西周早期
周公某(謀)禽祝。

諫簋,殷周金文集成4285,西周晚期
女(汝)某(謀)不又(有)(昏)。

侯馬盟書1:86,春秋
某之盟定宫平邿之命。

古陶文彙編4.18,戰國
余某都鍴。

包山楚簡·文書13,戰國
某瘽在漾陵之厽(參)鉩。

包山楚簡·文書95,戰國
邵無之州人鼓訟邚之(狐)邑人某大市米人杳。

包山楚簡·遣策255,戰國
(蜜)某(梅)一

睡虎地秦墓竹簡·爲吏之道49,戰國至秦
某(謀)不可遺。

馬王堆漢墓帛書·五十二病方,西漢
銳某。

王信威墓誌,唐
曾祖某,祖某,竝建元承統,位傅鍾鼎之榮。

郭君妻張某墓誌,唐
夫人諱某,其先貝州清河人也。
《説文》: “某, 酸果也。 从木从甘。 闕。 , 古文某从口。 ”
“某”爲“梅(楳)”之初文。包山楚簡遣策中就用此本義。从木、甘,會意果實可口。包山楚簡“甘”省作“口”,與《説文》古文同。戰國楚簡開始指代不明説的某個人或事物。

★常◎常


表意,金文、小篆从木从甘,隶定为“某”。本义读méi,表示味道酸甜适口的果实(是“梅”的本字);又读mǒu,假借为代词,指不确定的人或事物、自己等。
【辨析】
以“某”作音符构成的形声字一般声母为m,但韵母不同。móu:谋∣méi:煤、媒。

mǒu

象形字,甲骨文、金文“木”上的圆圈表示果实,即“梅”,是“梅”之本字。后借作指示代词。作声符生成的字有:
móu
谋(谋略)
méi
媒(媒介)
煤(煤矿)

(méi)

此“梅杏”之“梅”之正字。酸果也。从甘不可解。竊意當依《本艸綱目》作,以會意定象形字也。梅,枏也。
【按】枏,梅也,似杏而酸。

140.趣談“某”字

某,樹上結的果子,放在嘴裏,先酸後甜,這是梅子。因某人、某事的“某”,難以象形表示,於是因聲假借,解决了這個難題。


金文;mǒu

[木(樹木,聲意符)+甘(甜味,意符)→某(《説文》:“某,酸果也。從木,從甘。闕(què)。槑,古文某從口。”某,梅本字。後借爲指示代詞:某人、某事、某物而不具體言明。後另造“梅”字。段玉裁:“甘者,酸之母也。”食梅子先酸而後甜。某又作爲單數第一人稱,即“我”。)]
《論語·衛靈公》:“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孔子告訴他〈盲人樂師〉説:“我在這裏,我在這裏。”)
老舍《四世同堂·十一》:“生在某一種文化中的人,未必知道那個文化是什麼,像水中的魚似的,他不能跳出水外去看清楚那是什麼水。”

*məv

[甲骨]
[金文]
[小篆] 《說文》: , 酸味也。 从木、 甘。 闕。 , 古文某从口。(六篇上)
象長在樹上之梅子。甘字可能因糖浸梅子常含口中取意。

mǒu

(9画)

【提示】甘,中间一横宋体与左右两边相接,楷体与左边相接,与右边相离。木,中间是竖,不是竖钩。

*mǒu

9画 甘部 
(1) 代替不愿、不必、不能明确指出的人、地、事、物等: 李~|~~学校|解放军~部。
(2) 不定的人、地、事、物: ~人|~地|~种可能。
(3) 代替自己的名字,自称(有自信意味): 我李~人从不干这种事儿。
(4) 代替别人的名字(有不屑意味): 那位赵~,是个典型的政客。

随便看

 

汉语字词典包含45085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字词的释义详细解析,是汉语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23-2024 swrt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5:4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