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上尊號碑 |
释义 | 上尊號碑上尊號碑 (局部) 三國魏碑。全稱 〈公卿將軍上尊號奏〉。又名 〈勸進碑〉、〈百官勸進表〉、〈上尊號奏〉。隸書三十二行,行四十九字。額篆書題 “公卿將軍上尊號奏”八字。謂奏勸曹丕(後之文帝) 即位一事。立碑年月已泐,多斷為黄初元年(220)。清顧炎武《金石文字記》謂,此文當在 (東漢) 延康元年而刻于三國魏黄初之後。書者係何人,亦有異說:或稱梁鵠書;又因勸進諸臣中有“臣繇”二字,故或疑為鍾繇書,但均無確證。《三國志·文帝紀》裴松之注中,載有其文,與石刻略異。此石作為魏碑與〈受禪表〉 并稱,隸法遒古,如斬釘截鐵。清馮雲鵬《金石索》評云:“叙刻宏整,書法工妙,自是魏碑巨製。”清季楊守敬《平碑記》云: “所謂如折刀頭者,然漢法一變矣。就二碑 ( 〈受禪表〉 與此碑)而論,〈上尊號〉 尤如斬釘截鐵。大抵漢碑渾古遒厚,氣象雍容,如入〈夫子廟碑〉,令人起敬。魏晉則峭厲嚴肅,戈戟森列,如入細營,令人生畏”誠係適評。碑高八尺七寸,廣七尺。立于河南省許昌市。清翁方綱《兩漢金石記》有詳介,云: “今與 〈受禪表〉 并在許州 (河南省許昌縣) 南三十里繁城鎮漢獻帝(劉協)廟中,二碑均向南,此在東側。” |
随便看 |
汉语字词典包含45085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字词的释义详细解析,是汉语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