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两¹ |
释义 | 两¹ 《广韵》良奖切,上养,来。 8画 一部7画 人部6画 统一码:5169 大五码:A8E2 国标扩:83C9 1 《诗・齐风・还》:「并驱从两肩兮,揖我谓我儇兮。」 《论语・八佾》:「邦君爲两君之好,有反坫。」 汉 唐 老舍 2 唐 老舍 3 《庄子・人间世》:「吾未至乎事之情,而既有阴阳之患矣;事若不成,必有人道之患。是两也,爲人臣者不足以任之,子其有以语我来。」 《文选・潘岳〈射雉赋〉》:「逸群之俊,擅场挟两。」 李善 清 4 宋 《续资治通鉴・宋孝宗淳熙九年》:「自宰相、执政、侍从、卿监、正员郎分爲五等,除致仕遗表已议裁减外,将逐郊荫补恩泽,每等降杀,以两酌中,定爲止数。」 5 《周礼・天官・大宰》:「以九两系邦国之民。一曰牧,以地得民;二曰长,以贵得民;三曰师,以贤得民;四曰儒,以道得民;五曰宗,以族得民;六曰主,以利得民;七曰吏,以治得民;八曰友,以任得民;九曰薮,以富得民。」 郑玄 贾公彦 6 《易・系辞下》:「《易》之爲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材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材之道也。」 《汉书・律历志上》:「一龠容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爲两。」 7 南朝 宋 鲁迅 8 《荀子・解蔽》:「身尽其故则美,类不可两也。」 《荀子・解蔽》:「自古及今,未尝有两而能精者也。」 《吕氏春秋・权勋》:「利不可两,忠不可兼。不去小利则大利不得,不去小忠则大忠不至。」 9 《逸周书・小开》:「贵而不傲,富而不骄,两而不争。」 朱右曾 《管子・禁藏》:「夫物有多寡,而情不能等;事有成败,而意不能同;行有进退,而力不能两。」 《史记・绦侯周勃世家》:「君後三岁而侯。侯八岁爲将相,持国秉,贵重矣,於人臣无两。」 《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虽然蓬头垢面,那玉貌花容,从来无两。」 清 10 《吕氏春秋・执一》:「天子必执一,所以抟之也。一则治,两则乱。」参见「两政」。 11 《左传・宣公十二年》:「吾闻致师者,左射以菆,代御执辔,御下两马,掉鞅而还。」 杜预 孔颖达 12 《淮南子・天文训》:「十二粟而当一分,十二分而当一铢,十二铢而当半两,衡有左右,因倍之,故二十四铢爲一两。」 《汉书・律历志上》:「二十四铢爲两,十六两爲斤。」 13 《诗・齐风・南山》:「葛屦五两,冠緌双止。」 孔颖达 北魏 唐 元 清 14 汉 李轨 15 《礼记・杂记下》:「纳币一束,束五两,两五寻。」 《左传・昭公二十六年》:「夏,齐侯 杜预 《续资治通鉴・宋太宗雍熙三年》:「令图 16 《周礼・地官・小司徒》:「五人爲伍,五伍爲两,四两爲卒,五卒爲旅,五旅爲师,五师爲军。」 郑玄 《尉缭子・兵教下》:「自伍而两,自两而师,不一其令。」 17 汉 |
随便看 |
汉语字词典包含45085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字词的释义详细解析,是汉语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