丌( ) 包山楚簡·文書5,戰國 乙亥之日不以死於亓(其)州者之告, 阩門又敗。
 郭店楚墓竹簡·老子乙16,戰國 攸(修)之身,丌(其)惪(德)乃貞(真)。
 睡虎地秦墓竹簡·日書乙種217,戰國至秦 冬三月,甲乙死者,必兵死,丌(其)南𣇩之。
 嶽麓書院藏秦簡·占夢書3,戰國至秦 亓(其)類,毋失四時之所宜,五分日、三分日夕,吉兇有節,善羛有故。
 嶽麓書院藏秦簡·占夢書23,戰國至秦 □亓(其)腹,見其肺肝賜(腸)胃者,必有親去之。 《説文》: “丌,下基也。薦物之丌。象形。凡丌之屬皆从丌。讀若箕同。” “丌”字象垫物器具之形。戰國楚簡中寫作“亓”。“丌”、“亓”皆爲“其”的古字。可見,在指稱 “垫物器具”的意義上,古代 “丌”、“亓”、“其”三字曾經通用,後來分化各司其職,“其”爲語助詞。見於戰國楚簡中的“亓”字,多用作語助詞、代詞,《説文》本義未見使用。
丌 (jī)音箕。今謂之架。 【按】《説文》釋爲“簸也”,即今所謂簸箕。 *丌kiəv[甲骨] [金文] [小篆] 《說文》: , 下基也。 薦物之丌。象形。凡丌之屬皆从丌。讀若箕同。(五篇上) 象矮丌形,可能為其字之簡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