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 ) 甲骨文合集29984,殷 于楚又雨。
 𤞷馭簋, 殷周金文集成3976, 西周中期 伐楚刱(荆)。
 鐘, 殷周金文集成38, 春秋晚期 晉人救戎於楚競(境)。
 蔡侯紐鐘,殷周金文集成211,春秋晚期
(佐)右(佑)楚王。
 晉公盆,殷周金文集成10342,春秋 宗婦楚邦。
 楚季苟盤,殷周金文集成10125,春秋 楚季苟乍(作)嬭(尊)𧷽(媵)盥般(盤)。
 楚王酓肯釶鼎,殷周金文集成2479,戰國晚期 楚王酓肯 (作) (鑄)釶鼑(鼎)。 按: 上从木。
 楚王酓肯盤,殷周金文集成10100,戰國晚期 楚王酓肯 (作)爲 (鑄)盤。
 楚王酓盤,殷周金文集成10158,戰國晚期 楚王酓 (戰)隻(獲)兵銅。
 古璽彙編642,戰國 王楚人。
 古陶文彙編3.1167,戰國 楚。
 曾侯乙墓136,戰國 三真楚甲, 紫市之 。
 包山楚簡· 卜筮祭禱記録228,戰國 大司馬 (悼) (滑) 楚邦之帀(師)徒以(救)郙之 (歲)。
 包山楚簡·卜筮祭禱記録236,戰國 大司馬 (悼) (滑) 楚邦之帀(師)徒以(救)郙 =(之歲)。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一·孔子詩論26,戰國
又(有)長楚𥃷(得)而𢘓之也。
 睡虎地秦墓竹簡·日書甲種66,戰國至秦 四月楚七月。
 馬王堆漢墓帛書·戰國縱横家書,西漢 楚越遠。
 張家山漢簡·奏讞書9,西漢 楚時去亡。
 漢印文字徵 楚光之印。
 司徒袁安碑,東漢 十三年十二月丙辰,拜楚郡□守。
 西狹頌,東漢 過者創楚,惴惴其慄。
 石門頌,東漢 卑者楚惡,尊者弗安。
 元維墓誌,北魏 利等楚金,美稱稽箭。
 元悦墓誌,北魏 踵跡河平,繼風梁楚。
 元略墓誌,北魏 渭陽之戀,偏楚心目。
 馮忱妻叱李綱子墓誌,隋 若洛浦之紅蓮出水,類楚國之雕梁照日。 按: 下作“正”。
 關明墓誌,隋 悲風鄧林,雲嚴楚塞。
 梁瓌墓誌,隋 懷譙北豫南兖西兖東楚安滄瀛幽十州刾史、司空。
 多寶塔碑,唐 有禪師法號楚金,姓程,廣平人也。
 田侁墓誌,唐 且楚有子玉,文公爲之側席。 按: 下作“之”。 《説文》: “楚,叢木。一名荆也。从林疋聲。” 本義指灌木名。又名荆,牡荆,鮮葉可入藥。枝幹堅勁,可以做杖。實物文字中或省“林”爲“木”。甲骨文中其字表地名,實物文字中多指楚國。
楚★常◎常
chǔ形声,甲骨文、金文、小篆从林,足声,隶定为“楚”,把音符足改为疋,疋和足本为一字。本义为一种丛生的矮树木,引申为刑杖、痛苦等。楚楚,形容茂盛、鲜明、凄苦等。 【辨析】 以“楚”作音符构成的形声字一般读chù:憷。 楚chǔ(13画)
  【提示】木,中间是竖,不是竖钩; 位于字左时末笔的捺改点。林、疋的末笔原本都是捺,为避重捺,林末笔的捺改点。 *楚chǔ12画 疋部 (1) 木名,牡荆属植物。 (2) 痛苦: 苦~。 (3) 清晰鲜明: 清~。 (4) 周代诸侯国名,后用以指湖南、湖北一带,又特指湖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