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 ) 小臣氏樊尹鼎,殷周金文集成2351,西周早期或中期 小臣氏樊尹乍(作)寶用。
 樊君鬲,殷周金文集成626,西周晚期 樊君乍(作)弔(叔)𣎆 器寶 。

叔樊鼎, 殷周金文集成2679,西周晚期或春秋早期
弔(叔)樊乍(作)昜姚寶鼎。
 樊夫人龍嬴壺,殷周金文集成9637,春秋早期 樊夫人龍嬴用𠀠(其)吉金, 自乍(作)行壺。
 樊夫人龍嬴匜,殷周金文集成10209,春秋早期 樊夫人龍嬴自乍(作)行也(匜)。
 樊君盆,殷周金文集成10329,春秋早期 棥(樊)君 用𠀠(其)吉金, 自乍(作) (寶)盆。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二·容成氏41,戰國 於是 (乎)天下之兵大𨑓(起),於是 (乎)樊(判)宗鹿(戮)族,戔(殘)群安備(服)。 按: “樊(判)”字從李守奎《〈楚居>中的樊字及出土楚文獻中與樊相關文例的釋讀》(《文物》2011年第3期)釋讀。
 秦印文字彙編 趙樊。
 秦印文字彙編 笱樊于。
 居延新簡EPT49.47,西漢 𤎩長, 代樊志卌二日, 當得奉、衣數,詣縣自言,訖不可得。
 漢印文字徵 樊漢。
 漢印文字徵 樊少孫。
 漢印文字徵 樊窋。
 白石神君碑,東漢 左尉上郡白土樊瑋。
 王浚妻華芳墓誌陽,晉 夫人樊氏。
 寇霄墓誌,北魏 韶起周文,穆舉康叔,樊柯後漢,懋葉魏邦。
 段濟墓誌,隋 蠻賓作梗,侵擾樊鄧。
 劉多墓誌,隋 遂使南陽樊重,無復石室之牢;西漢王根,又靡漸臺之固。
 樊涚墓誌,唐 公諱涚,字涚,南陽郡高陽里,姓樊氏。 《説文》: “樊, 鷙不行也。 从𠬜从棥, 棥亦聲。” “樊”字 “从𠬜从棥, 棥亦聲”,象雙手編織籬笆之形,後來,下部的“𠬜”演變爲“大” ,西漢居延新簡則訛爲“木” 。
樊★规◎常
fán表意,金文、小篆下象双手之形,表示用双手把荆条编成篱笆,隶定为“樊”,下边的部件变为大。本义为篱笆(与“藩”同),引申为关鸟兽的笼子、牢笼等,假借为姓。 棥·樊fán会意字。金文下部为两只手。意思用手把树木交叉编成为一种篱笆似的防护墙。本义为篱笆。《诗·齐风·东方未明》:“折柳樊圃,狂夫瞿瞿。”引申为“樊笼”。作声符生成的字有: fán 礬(简化为“矾”) pan 阴平:攀(攀登) 去声:襻(扣襻,扣住纽扣的套) lán 婪(或作“惏”,据说商纣王生活奢侈,酒池肉林,故贪食曰“婪”) 相关链接 沈兼士认为:樊,以“棥”作声符;焚,也是以“棥”(省)为声;烦,以“焚”(省)为声(见《广韵声系》507~508页)。与“焚”相类的应还有“婪”。 樊 (fán)鷙不行也。从 ,从棥。 40.趣談“樊”字樊,從金文和篆文看“棥”下已有一雙手,看來樊是“攀”本字。
樊*fán(15画)
  【提示】木,中间是竖,不是竖钩; 位于字或部件的左边时,末笔的捺改点。上右的 “木” 和大的末笔原本都是捺,为避重捺,“木” 的末笔捺改点。爻,位于字的中部时,末笔的捺改点。 △樊fán15画 大部 〈书〉 (1) 篱笆: ~篱。 (2) 关鸟兽的笼子: ~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