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 甲骨文合集108,殷 取竹芻于丘。
甲骨文合集780,殷 貞奠于丘。
甲骨文合集7838,殷 甲午卜, 𤉲于商。
甲骨文合集8119,殷 貞乎宅丘。
甲骨文合集30272,殷 ……于兹丘……
商丘叔簠,殷周金文集成4557,春秋早期 商丘弔(叔)乍(作)其旅(䀇)。
丘虞䳑造戈, 殷周金文集成11073,春秋晚期 丘虞䳑(造)。
子禾子釜,殷周金文集成10374,戰國 丘關之釜。
卅四年頓丘戈,殷周金文集成11321,戰國 頓丘命(令)燮左。
噩君啓車節,殷周金文集成12112,戰國 庚高丘。 按: 从土。
古璽彙編277,戰國 □丘事鉨。
古陶文彙編3.43,戰國 陳□陵□丘□。
包山楚簡·文書90,戰國 競得訟緐丘之南里人龏(龔)㤹、龏(龔)酉, 胃(謂)殺其(兄)。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二·魯邦大旱3,戰國 出遇子曰: “賜,而(尔)昏(聞)(巷)(路)之言,毋乃胃(謂)丘之𣌭(答)非與(歟)? ”
睡虎地秦墓竹簡·日書甲種24背,戰國至秦 故丘鬼恒畏人,畏人所,爲芻矢以鳶(弋)之,則不畏人矣。
馬王堆漢墓帛書·老子乙本卷前古佚書,西漢 剛强而虎質者丘,康沈而流面(湎)者亡。
漢印文字徵 牧丘家丞。
泰山都尉孔宙碑陰,東漢 門生陳留平丘司馬規字伯昌。
元繼墓誌,北魏 比德削成,豈伊重刃,嗤彼丘陵,及肩非峻。
司馬遵業墓誌,北齊 葵丘遠控華夷,兼通水陸,永言作捍,寄深關鍵。 《説文》: “丘,土之高也,非人所爲也。从北,从一。一,地也,人居在丘南,故从北。中邦之居,在昆崘東南。一曰四方高,中央下爲丘。象形。凡丘之屬皆从丘。 , 古文从土。” 商代甲骨文所見象地面突起的小土山形。到了春秋早期,原象小土山的部分訛成“北”形。戰國或追加土旁以增顯其義。《説文》小篆以从“北”結體。漢代隸變,所从 “北”形的筆畫在平直過程中又被無理據地加以連接,“北”貌全失。
丘坵★异◎次★常◎常qiū象形,甲骨文、金文1象山丘之形,金文2、小篆字形稍变,隶定为“丘”。本义为自然形成的高大的土山,引申为坟墓、废墟等,假借为姓。坵,形声,从土,丘声,本义为大土山。《异体字表》以“坵”为异体字。 【辨析】 ❶“丘”与“坵”不是等义异体字。 ❷以“丘”作音符构成的形声字一般读qiū:邱、蚯。 ❸丘/邱 见335页“邱”。 丘qiū(甲) (篆) 象形字。《说文》:“丘,土之高也,非人所为也。”作声符生成的字有: qiū 邱(姓氏) 蚯(蚯蚓) 相关链接 “岳”为山、丘会意,山上之丘,义为高山。 丘坵qiū(5画)
【提示】在异体字整理前,表示 “小山、土堆” “坟墓”“废墟” “众人聚居之处”等义时,坵是 “丘” 的异体; 用于姓氏、地名等时,蚯不是 “丘” 的异体。 *丘1〔坵〕qiū5画 丿部 (1) 小土山;土堆: ~陵|土~|沙~|荒~。 (2) 坟墓: ~墓|~冢。 (3) 量词。指分隔开的一块块水田: 一~田。
*丘2qiū (1) 把灵柩(jiù)用砖石砌在地面上,以待改葬。 (2) 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