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汉字 正始石經
释义

正始石經


正始石經 (局部)


魏石經。正始年間 (240——249) 建於洛陽太學西側,為漢〈熹平石經〉後之第二石經。凡三十五石(有異說),并刻古文、篆書、隸書三體,亦名 〈三體石經〉。〈熹平石經〉僅隸一體,而 <正始石經>加古文、篆書二體,遂知三國時代流行古文。建碑目的舆漢同。關于書者,尚無定論,古有邯鄲淳書之說。《尚書古文疏證》曰:“魏正始中,邯鄲淳書<石經>,立於太學。”《水經谷水注》曰:“魏初傳古文者,出於邯鄲淳,〈石經〉古文轉失淳法。”自然非出一手。羅振玉云: “以書法言,三體中篆文最精。使轉多方折,結字粗密得宜,姿態天然。丞相斯 (李斯) 之流,啟李監 (李陽冰)之源,足考篆法遞變之迹,故此石傳人間。不惟可考正經文,即論書法,亦一字值百金。”誠係確論。
此石經久流傳,虧損四散。據梁啟超考,經五厄殆佚盡,一時消聲匿迹。自清·光緒二十一年 (1895) 訪得一斷石,後世屢有出土。馬衡稱當時已達一百四十三塊斷石,多為二、三字至十數字之小片,亦有數百字之鉅石。日本中村氏書道博物館藏有數塊大石。
随便看

 

汉语字词典包含45085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字词的释义详细解析,是汉语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23-2024 swrt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1 19:3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