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汉字
释义  jiàn ㄐ〡ㄢˋ
《广韵》居欠切,去梵,见。
15画 刀部13画 统一码:528D 大五码:BC43 国标扩:84A6
亦作「鐱¹」。
1 古兵器名。属短兵器。两面有刃,中间有脊,短柄。参阅《周礼・考工记・桃氏》。
《管子・地数》:「葛卢之山发而出水,金从之。蚩尤受而制之以爲剑、铠、矛、戟。」
三国 曹冏《六代论》:「汉祖奋三尺之剑,驱乌集之众,五年之中,而成帝业。」
韩愈《董公行状》:「置腹心之士,幕於公庭庑下,挟弓执剑以须。」
曹禺等《胆剑篇》第一幕:「他穿着越国文官的朝服,戴冠佩剑。」
2 指剑术。
《庄子・说剑》:「昔赵文王喜剑,剑士夹门而客三千余人,日夜相击於前。」
《史记・项羽本纪》:「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
陆游《醉歌》:「学剑四十年,虏血未染锷。」
3 用剑刺杀。
《东观汉记・寇恂传》:「﹝贾复﹞谓左右曰:吾今见,必手剑之。」
潘岳《马汧督诔序》:「﹝司马叔持﹞白日於都市手剑父雠,视死如归。」
《新唐书・刘德威传》:「 大业末,从裴仁基贼,手剑贼酋,传行在。」
王禹偁《霍光论》:「吴起,一将军也,剑其妻,而《史记》壮之。」
4 指用剑割削。
高文秀《渑池会》第二摺:「相如,你若保主公无事回还,我面搽红粉,剑去髭鬓也。」
5 挟;抱。
《礼记・曲礼上》:「负剑辟咡诏之,则掩口而对。」
郑玄注:「剑谓挟之於旁。」
孔颖达疏:「剑,谓挟於胁下,如带剑也。」
欧阳修《泷冈阡表》:「回顾乳者剑汝而立於旁,因指而叹曰:『……吾不及见儿之立也。』」
刘大櫆《程孺人传》:「孺人爱之甚,盛夏不敢持扇,遇啼哭,辄剑以行。」
6 带剑;佩剑。
《韩非子・人主》:「私剑之士安得无离於私勇而疾距敌。」参见「剑履上殿」。
7 通「敛」。《逸周书・文酌》:「一大知率谋,二大武剑勇。」
朱右曾注:「剑,敛也。敛小勇以养大勇也。」一说,「剑当读爲验,言大武所以验其勇也。剑、验并从佥声,故得通用。」见俞樾《群经平议・周书》。

8 地名。四川 剑山的简称。
李商隐《井络》诗:「井络天彭一掌中,漫夸天设爲锋。」
冯浩笺注:「剑州 剑门县大剑山,即梁山也,其北三十里有小剑山。」
9 地名。云南 剑川的简称。
张泓《滇南新语・生啖彘》:「人究以燎毛者爲上品。」
随便看

 

汉语字词典包含45085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字词的释义详细解析,是汉语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23-2024 swrt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9 10: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