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汉字
释义

()


甲骨文合集9659,殷
甲子卜,來歲受年。

甲骨文合集24429,殷
辛丑卜,大,貞今歲商受年。

甲骨文合集14369,殷
乙亥卜, 𡧊, 貞王嵗亡

利簋,殷周金文集成4131,西周早期
隹(唯)甲子(朝)歲鼎。

毛公鼎,殷周金文集成2841,西周晚期
用歲用政(征)。

爲甫人盨,殷周金文集成4406,春秋早期
邁(萬)歲用尚(常)。

敬事天王鐘,殷周金文集成74,春秋晚期
百歲之外。

蔡侯盤,殷周金文集成10171,春秋晚期
冬(終)歲無(疆)。

國差𦉜, 殷周金文集成10361,春秋
國差立事歲。

楚王酓前鼎,殷周金文集成2623,戰國晚期
(以)共(供)

楚王酓鼎, 殷周金文集成2794,戰國晚期
(以)共(供)

古璽彙編4425,戰國
千歲。

古璽彙編4427,戰國
千歲。

包山楚簡·文書2,戰國
魯昜(陽)公以楚帀(師)(後)奠(鄭)之(歲)。

睡虎地秦墓竹簡·效律20,戰國至秦
故吏弗效,新吏居之未盈歲,去者與居吏坐之,新吏弗坐。

秦印文字彙編
晉歲。

居延新簡EPF22.22,西漢
商即出牛一頭,黄、特、齒八歲。

漢印文字徵
陳萬歲。

漢印文字徵
朱萬歲印。

漢印文字徵
雝歲私印。

肥致碑,東漢
建寧二年,大歲在己酉,五月十五日丙午直建。

郃陽令曹全碑陽,東漢
風雨時節,歲獲豐年。

張景造土牛碑,東漢
願以家錢,義作土牛,上瓦屋、欄楯、什物,歲歲作治。

蕩陰令張遷碑陽,東漢
惟中平三年,歲在攝提,二月震節,紀日上旬,陽氣厥析,感思舊君。

王君殘墓誌,晉
大康八年……乙巳朔嵗……晉故中郎……

羅浮山銘,南朝梁
不摧松桂,歲寒表色。

衛和墓誌,南朝陳
年四十二,于太建二年歲次庚寅十一月,葬于河陽邨引鳳池上。

元頊墓誌,北魏
以太昌元年,歲次壬子八月壬戌朔廿三日甲申窆於山陵。

元纂墓誌,北魏
以孝昌元年,歲在鶉首十一月壬寅朔廿日辛酉,窆於獻武王塋之側。

胡明相墓誌,北魏
以孝昌三年歲在丁未四月癸巳朔十九日辛亥,薨于建始殿。

王基墓誌,北魏
千秋萬歲,往矣難追。

王遺女墓誌,北魏
惟大魏正光二年,歲次星紀,月管南侣,廿日乙酉。

于景墓誌,北魏
以孝昌二年歲次丙午六月遘疾,暨十月丁卯朔八日甲戌,薨於都鄉穀陽里。

元始和墓誌,北魏
春秋一十有七,以正始二年歲在乙酉七月十二日寝疾,薨于京第。

元頊墓誌,北魏
以太昌元年歲次壬子八月壬戌朔廿三日甲申,窆於山陵。

竇泰墓誌,北齊
以齊天保六年歲在乙亥二月壬子朔九日庚申,改窆於京城之西二十里。

符盛及妻胡氏墓誌,隋
誕兹神異,幼慧明如。末秋先落,盛歲摧敷。

任顯及妻張氏合葬誌,隋
春秋六十有三,其年歲次戊申十一月丙寅廿日乙酉。

元範妻鄭令妃墓誌,隋
遘疾以大隋開皇九年歲次己酉七月十一日終於洛陽欽政里,春秋八十有三。

元鍾墓誌,隋
即以其年歲次辛未十月癸丑朔二十一日癸酉遥窆於東都郭城東北十里邙山之陽。

李承乾墓誌,唐
開元廿六年歲次戊寅五月戊辰朔廿九日景申,禮也。
《説文》: “歲,木星也。越歴二十八宿,宣徧陰陽,十二月一次。从步戌聲。律歴書名五星爲五步。”
“歲”與 “戉”古本一字,初文象斧鉞之形; 歲星(木星)之 “歲”與 “戉”古音同部,故借以表歲星。古文字 “戉”中兩點,示意斧刃尾端迴曲中之透空處; “戉”又加 “步”,以其運行於天有常; 戰國楚系文字將 “步”的下 “止”改爲 “月”,其取意於歲月流逝亦甚顯明。 利簋“隹(唯)甲子(朝)歲鼎”, “歲”爲歲星義。
歲星十二年繞天(環太陽)一周,每年都東移變换位置,行經一個特定的星空區域(共十二個這樣的星空區域,稱 “十二次”),古人用以紀年。歲星行經一個星次爲一年,即許書 “十二月一次”。所謂 “歲在××(星次名)”,係指歲星運行到哪個星次範圍。所以 “歲”又引申有 “年”義(十二歲爲一紀)。卜辭“今歲”、“來歲”用此義(卜辭 “歲”又爲祭祀名)。
“歲”與 “年”來源有别。“年”與收穫莊稼有關,莊稼成熟一次爲一年(當時生産力如此)。《尚書·堯典》孔穎達正義引孫炎曰: “歲,取歲星行一次也; 祀,取四時祭祀一訖也; 年,取禾穀一熟也; 載,取萬物終而更始。”
隸楷階段主要形變包括: “戉”變爲 “戌”; 步中上 “止”或成 “山” (漢代已有此趨勢),下 “止”或成 “小”。

歲,甲骨文作,金文作,小篆作
郭沫若説 “戉” 是 “歲” 的初文,本義是斧鉞,後世作“鉞”,象形。後增 “步” 爲意符作 “歲” 表示木星之名。蓋木星運行十二年經一周天,運行軌道與黄道最近,遂將周天分爲十二次,“次”有臨時居處之義,則木星每年經歷一 “次”,故稱木星爲歲星。字形从步从戉者,言 “步越” 也。銘文 “戉” 或用作方國名,即後世 “越” 字,故 “歲”字从步从戉亦猶从步从越,造字寓意實含步越之義,則 “歲” 的構形當是从步从戉,戉亦聲,或者直接説成从步从越,越亦聲,形聲兼會意,聲中有義。由歲星、星次引申爲年歲義,又引申爲歲月 、年齡、一年收成等義。又或用作祭名,一歲一次,故稱 “歲祭”。卜辭或用作祭名,又或表示年代。銘文或指歲星,或表示年代,或用作祭名。
楚簡帛文作,沿襲古體。秦簡牘文作,古隸典型。

(suì)

木星也。从步,戌聲。五星名“五步”。

岁,甲骨文;甲骨文;金文;suì

[步(意符) + 戉(意符) →歲(《説文》:“歲,木星也。越歴二十八宿,宣徧陰陽,十二月一次。從步,戌聲。律歴書名五星爲五步。”許先生費三十二字,盡是説文,而不見解字。字之不解,焉能奢談説文。這都是以經解經所产生的弊端。木星被稱爲歲星,是後來天文學進步了以後,觀察到每年都要見到木星,所以才給它又起雅號“歲星”,進一步研究得知木星的公轉周期約爲十二年。地球的公轉周期爲一年。在地球上歲歲都能近距離碰到這位鄰居。説文解字,缺乏自然科學這個基礎是不行的,因爲古人造字往往“貼近生活,貼近自然”。歲,用戉(大斧)砍斷奴隸的雙脚。作爲“犧牲”。夏商時代,奴隸主每至“歲終”都要舉行這種殘酷的“儀式”,一歲一次。這一血淋淋的事實——歲,被刻畫在甲骨文中,隨著殷商遺址的進一步發掘,更加暴露,更加證實了奴隸主的極端殘暴。“以此作爲祭品的奴隸,總數近九百人。”(根據羽人《文化五千年》)無獨有偶,古羅馬的奴隸主也在歲末12 月〈後被改爲2月〉用刑殺人。所以西曆採用的古羅馬奥古斯都(Augustan)曆,2月(即以前的12 月)只有28天,因爲古羅馬人認爲這個不吉利的 2月,越短越好,四年一閠日,被勉強地放在2 月,所以每四年2月才碰到一個29天。對於一年的名稱,我國古代夏用“歲”,商用“祀”,周用“年”。到了周代“砍人足以祭祀”的野蠻行爲已被廢除。然而作爲年齡,使用至今〈幾歲〉。歲入則是國家在預算年度内的一切收入。“歲”的字源揭露了奴隸主的殘暴,尤其是夏之桀、商之紂。)]
《詩經·衛風·氓》:“自我徂(cú)爾,三歲食貧。”(自我嫁到你家來,三年貧苦未少挨。)
[春秋] 左丘明《左傳·昭公七年》:“公曰:‘何謂六是謂也。’”對曰:“‘歲、時、日、月、星、辰。’”(昭公問:“六物是什麼?”答:“紀年、時間、太陽、月亮、星星以及日月交會所謂的辰。參見‘辰’字條。”)
《論語·子罕》:“子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雕也。’”(孔子説:“嚴冬酷寒方曉得松柏最後雕落的堅貞。”)
[西漢] 司馬遷 《史記·五帝本紀》:“歲三百六十六日,以閏月正四時。”(確定一年爲三百六十六天,用增加閏月來調整四季的偏差。)
[唐] 劉希夷《代悲白頭翁》:“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sjiwar

[甲骨]
[金文]
[小篆]《說文》: , 木星也。 越歷二十八宿,宣遍陰陽,十二月一次。从步,戌聲。律曆書名五星為五步。(二篇上)
處刑之大鉞形,或加步,表示歲星年年移動位置; 加月,表示年歲。可能遠自商代既有以歲星紀年的習慣。

随便看

 

汉语字词典包含45085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字词的释义详细解析,是汉语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23-2024 swrt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3:1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