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汉字
释义

()


甲骨文合集20051,殷
……死……

甲骨文合集21306乙,殷
已……复……死。四月。
按: 从歺从卩。

甲骨文合集21890,殷
□卯,貞子妥不死。

甲骨文合集17059,殷
己酉卜, 王, []不隹死。

甲骨文合集21948,殷
……死。

殷墟花園莊東地甲骨60,殷
自貯(賈)馬其又(有)死。子曰:其又(有)死。

小屯南地甲骨100,殷
甲申卜, 烄于死?
按: 从歺 从女。

大盂鼎,殷周金文集成2837,西周早期
王曰: 盂, 廼(召)夾死(尸)(司)戎, (敏)(誎)罰(訟),𡖊(夙)夕(召)我一人(烝)四方。

乎簋, 殷周金文集成4157, 西周晚期
隹(唯)正二月既死霸壬戌。
按: 銘文反書。

哀成叔鼎,殷周金文集成2782,春秋晚期
哀成弔(叔)之鼎, 永用(禋)祀,死于下土,台(以)事康公,勿或能(怠)。

中山王鼎, 殷周金文集成2840,戰國晚期
詒死辠之又(有)若。

郭店楚墓竹簡·六德5,戰國
足此民尔(爾)生死之甬(用)。

郭店楚墓竹簡·緇衣38,戰國
(以)生不可敚(奪)志, 死不可敚(奪)名。

郭店楚墓竹簡·忠信之道3,戰國
(君子)女(如)此, 古(故)不皇(誑)生,不伓(背)死也。

郭店楚墓竹簡·窮達以時9,戰國
子疋(胥)歬(前)多(功),(後)翏(戮)死。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八·子道餓1,戰國
……子道餓而死安(焉)。

睡虎地秦墓竹簡·秦律十八種5,戰國至秦
唯不幸死而伐綰(棺)享(槨)者,是不用時。

馬王堆漢墓帛書·老子乙本卷前古佚書,西漢
故同出冥冥,或以死,或以生;或以敗,或以成。

張家山漢簡·奏讞書190,西漢
有曰: 有死父不祠其家三日,子當何論?

建寧三年殘碑,東漢
死年七十有五。

史晨前碑,東漢
臣晨頓首頓首,死罪死罪。

魯相乙瑛請置孔廟百石卒史碑,東漢
臣雄、臣戒愚戇,誠惶誠恐,頓首頓首,死罪死罪。

上尊號碑,三國魏
是以臣等敢以死請。

惠好惠藏等造玉像記,東魏
爲師僧父母,前死後妄,現在眷屬,一切衆生等成正覺。

竇泰墓誌,北齊
凶器死官,忘身償節。

李明顯造像記,北周
弟子李明顯爲亡女阿他,死孫女趙□長妃,敬造釋迦石像一軀。

張冏妻蘇恒墓誌,隋
木槿朝榮,蜉蝣夕死。

李神符碑,唐
俗變偷生,人無輕死。

史思禮墓誌,唐
悲龍劍而一存,傷鳳梧之半死。

韋士逸墓誌,唐
出不負乎君,而處不違乎親; 生無裨於時,而死不見譏于人。其亦可矣?

阿史那忠墓誌,唐
衛律初死,休屠新滅。
《説文》: “死, 澌也, 人所離也。从歺从人。凡死之屬皆从死。 , 古文死如此。”
“死”字从歺从人會意,甲骨文“人”或替换爲“卩”、“女”,“人”、“卩”、“女”作爲偏旁,在古文字中多同義。从歺从人,會人之遺骨意,或謂即“屍”字初文。

死,甲骨文作,金文作,《説文》古文作,小篆作
从人从歺 (è),裘錫圭以爲 “歺” 象鏟臿之類用以挖土的工具,然从人从歺構形意義不明。“死” 的本義是指人的生命已經終結。文獻或用如 “尸” “屍”。卜辭、銘文或用本義。銘文又或用消亡義,或用主事義。銘文 “死事”猶言 “尸事”,主事。“尸”者,主也。提示: “死” 字所从之 “歺”今體作 “歹”。
楚簡帛文作,秦簡牘文作,皆沿襲古體而有訛變。參見296.尸字條。

★常◎常


sǐ表意,甲骨文1象一个人在死者的尸骨旁跪拜之形,甲骨文2、金文、小篆从人从歹(歺,è),歹为残骨(人死后肉体腐烂后剩下的骨骸),隶定为“死”。本义表示失去生命的人(是“屍”的本字),引申为人失去生命、死亡、副词(不顾生命、用尽全力、态度坚决)、不可调和的、不灵活、不活动、不能通过的、达到极点的(表示程度深)等。
【辨析】
死/亡/没/卒/崩 见579页“卒”。

(sǐ)

从歺,从人。
【按】段玉裁注:“水部曰:‘澌,水索也。’《方言》:澌,索也,盡也。是澌爲凡盡之偁。人盡曰死。”許慎以“澌也”訓死,死、澌異部疊韵,屬於聲訓。

【析形】会意字。古文字形从歺(è,残骨),从人,会人跪在枯骨旁致敬之意。隶书字形变后“歺”写作“歹”,人旁变形而与之相连。
【释义】《说文》:“澌也,人所离也。”本义指生命终结。引申指始终,表示态度坚决。又引申指穷,尽。比喻到极点,如“真是乐死了”。形容不可调和的,如[死敌]。[死不瞑目]人死还不闭眼。形容虽然死了,但心中仍然不甘。[死灰复燃]比喻失势的力量重又兴起,也比喻已消亡的旧事物又重新活跃起来。
【shape analysis】It is the associative character.In ancient character the meaning is from the part歺(è,residual bone) and the part 人.It is shaped like a person kneeling at skeletons for saluting.
【original meaning】Death.

*sjier

[甲骨]
[金文]
[小篆]《說文》:,澌也。 人所離也。从歺、人。凡死之屬皆从死。 ,古文死如此。 (四篇下)
一人哀悼於殘骨之旁,或尸體以不同的姿勢埋於棺中之狀。

(sǐ)

,澌也,人所离也。从歺,从人。凡死之属皆从死。,古文死如此。”(息姊切)
段玉裁注:“水部曰:‘澌,水索也。’《方言》:‘澌,索也,尽也。’是澌为凡尽之称。人尽曰死,死、澌异部叠韵。”
甲骨文作,罗振玉说,象生人拜于朽骨之旁,死之义。黄德宽云:“或谓死是屍的本字,从人,从歺,人之遗骨即是屍。死,《说文》训‘澌也’,是声训。……《说文》又训‘人所离也’,是说死(屍)是人之精魂所离去者。按照古人观念,人之精魂所离去者,即是屍。……后死为死亡义所专,又造从尸、从死的屍字以当死之本义。”[1]卜辞或用其死亡义,如:“己酉卜,王弜隹死,九月。”(《前》5·41·3)[2]金文中亦用其本义,如齐镈:“用(祈)寿老母(毋)死。”金文中或假“死”为“尸”,义为主持。如嘉鼎:“死(尸)于下土,以事康公。”[3]战国楚系文字字形有一些变化。如包山楚简作;郭店楚简作;望山楚简作
死部有三个属字。

(6画)

【提示】匕, 不要错写成𠤎。

*

6画 歹部 
(1) 失去生命(与“生”、“活”相对): ~人|~老虎|~里逃生|庄稼旱~了。
(2) 静止;停息: ~水|~火山|~了心|~灰复燃。
(3) 不能变动;不灵活: ~规矩|~脑筋|~记硬背|下~命令|把时间定~。
(4) 无法解救;难以解开: ~棋|~信|~结。
(5) 不可调和: ~敌|~对头。
(6) 不可通过: ~胡同。
(7) 拼命;不顾生命: ~战|~守。
(8) 至死,表示坚决: ~不认账|~要面子|~也不让步。
(9) 表示达到极点: ~顽固|气~人|高兴~了。
(10) 表示讨厌或气愤: ~丫头|~地方。

随便看

 

汉语字词典包含45085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字词的释义详细解析,是汉语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23-2024 swrt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21:1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