殆( ) 馬王堆漢墓帛書·老子甲本,西漢 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馬王堆漢墓帛書·老子乙本,西漢 知止所以不殆。
 肥致碑,東漢 恂恂不敢解殆。
 元瞻墓誌,北魏 夢奠先徵,殆將奄及。
 王震墓誌,唐 毁瘠過人,殆將滅性。
 崔惟悌墓誌,唐 家國多故,殆將三紀。
 孫嗣初妻韋氏墓誌,唐 晝夜悲號,殆無生意。 《説文》: “殆,危也。从歺台聲。” 出土文字材料始見“殆”字者爲漢簡, 而戰國楚簡或假“ ”、 “ ”爲“殆”:
 郭店楚墓竹簡·老子甲20,戰國 智(知) (止)所 (以)不 (詞〔殆) )。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四·曹沬之陳45,戰國
殆 金文; 篆dài[歹(聲意符)+ 台(聲符) →殆(《説文》:“殆,危也。從歺,台聲。”殆,危〈危殆〉。)] 《論語·爲政》:“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只顧學習,不去思考,就會茫然不明;只憑空想,不去學習,那是危殆的事。) [春秋] 孫武《孫子·謀攻》:“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瞭解敵、我,雖百戰,都不會遭遇危機。) △殆dài9画 歹部 (1) 危险: 危~|知彼知己,百战不~。 (2) 几乎;差不多: 死伤~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