氏() 周原甲骨文H11:4,西周 氏舟尞。
侯簋蓋, 殷周金文集成4139,西周早期 ()𥎦(侯)乍(作)姜氏寶()彝。
簋, 殷周金文集成4099, 西周中期 白(伯)氏。
巤季鼎,殷周金文集成2585,西周晚期 巤季乍(作)氏行鼎。
魯大司徒厚氏元簠,殷周金文集成4691,春秋 魯大𤔲(司)徒厚氏元乍(作)譱(膳)(簠)。
鑄叔作嬴氏簠,殷周金文集成4560,春秋 (鑄)弔(叔)乍(作)嬴氏(寶)(䀇)。
中山王鼎, 殷周金文集成2840,戰國晚期 氏(是)(以)(寡)人(委)賃(任)之邦。 按: 氏,用作“是”。
王氏官鼎蓋,殷周金文集成2236,戰國 王氏官之。 按: 豎筆中飾筆寫作一個圓圈。
郭店楚墓竹簡·緇衣3,戰國 情(靖)共而立(位),好氏(是)貞(正)植(直)。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一·孔子詩論16,戰國 𫊟(吾)(以)萬(葛)(覃)(得)氏(祗)初之(詩), 民眚(性)古(固)肰(然)。 按: 氏,用作“祗” 。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一·䊷衣19,戰國 集大命于氏(是)身□。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五·鬼神之明7,戰國 昔(融)之氏(是)帀(師),詽(研)尋夏邦。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三·彭祖7,戰國 一命弌(一), 氏(是)胃(謂)嗌(益)愈。
古陶文彙編3.685,戰國 跎公氏之酓器。
古陶文彙編5.370,戰國 隱成吕氏缶容十斗。
馬王堆漢墓帛書·戰國縱横家書,西漢 於氏(是)爲長安君約車百乘,質於齊,兵乃出。 按: 隸變作“氏”。
張家山漢簡·奏讞書130,西漢 以問獄史氏。
漢印文字徵 漢氏成園丞印。
漢印文字徵 泫氏令印。
冀州從事馮君碑,東漢 承事母氏。 按: 右上增點。
郃陽令曹全碑陽,東漢 封弟叔振鐸于曹國,因氏焉。
魯相韓敕造孔廟禮器碑陽,東漢 顔氏聖舅,家居魯親里。
賈充妻郭槐柩記,晉 其先胤自宗周,王季之穆,建國東虢,因而氏焉。
穆彦妻元洛神墓誌蓋,北魏 魏故穆氏元夫人墓誌。
祖氏墓誌蓋,東魏 魏故郡君祖氏墓誌銘。
爾朱元靜墓誌,北齊 叱烈延慶妻陽平長郡君爾朱氏。
賀屯植墓誌,北周 賜姓賀屯氏。 《説文》: “氏, 巴蜀山名岸脅之旁箸欲落𡐦者曰氏, 氏崩, 聞數百里。 象形, 乀聲。凡氏之屬皆从氏。楊雄賦: 響若氏隤。” “氏”古文形體構字意圖不明,有學者認爲“氏”、“匕”古文字形相似,爲“匙”字初文。金文豎筆之圓點爲飾筆。隸變爲“氏”,石刻文字多於右上增點筆。 “氏”字金文中爲姓氏之意。戰國時期金文、簡文通常借用作“是”。石刻文獻中皆用作姓氏。
氏★常◎常shì造字本义未详。一说象勺形,是“匙”的本字。后来字形稍变,隶定为“氏”。假借为姓。 【辨析】 ❶以“氏”作音符构成的形声字读音不同。zhǐ:纸∣qí:芪。 ❷氏/姓 见464页“姓”。 氏(shì)巴蜀名山岸脅之旁著欲落墮者曰氏。 【按】此説與段玉裁“巴蜀名山岸脅之𠂤旁箸欲落𡐦者曰氏”同。段氏曰“小阜之旁箸於山岸脅,而狀欲落墮者曰氏”,乃是巴蜀方語。即山崖半腰行將墜落的小山堆叫作“氏”。郭沫若認爲是“匙”之初文,今尚有争論。 氏(4画) ❶shì ❷zhī
【提示】第二笔是竖提,不要分成一竖、一提两笔。 *氏shì4画 氏部 (1) 古代贵族用以标志宗族系统的称号,是姓的分支,秦汉以后姓氏混用不分: 王~家族|李~夫人。 (2) 旧时称已婚妇女,放在娘家姓之后(有时在娘家姓前再加夫姓): 赵~|郑~|胡杨~。 (3) 加在远古传说中的人名、国名、国号、朝代或民族的分支之后称为称呼: 伏羲~|神农~|涂山~|夏后~|隋~|拓跋~。 (4) 加在姓或姓名后作为称呼(多用于名人、专家): 释~|顾~炎武|摄~温度计。 (5) 称自己的亲属: 母~|舅~。 另见zhī(517页)。
*氏zhī4画 氏部 (1) 【月氏】 汉代西域国名。 (2) 【阏氏】 见“阏(yān)”(458页)。 另见shì(3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