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 甲骨文合集564,殷 癸卯, 貞气雩二十屯。 。
甲骨文合集22659,殷 癸丑卜,□,貞翌甲戌气酒翌自上甲衣至于多毓, 亡。
作册夨令簋,殷周金文集成4300,西周早期 父兄(貺)于戍, 戍冀, (司)气(訖), 令敢(揚)皇王。
天亡簋,殷周金文集成4261,西周早期 不(丕)克气(訖)衣(殷)王祀。
洹子孟姜壺,殷周金文集成9729,春秋 洹子孟姜用气(乞)嘉命。
四年右庫戈,殷周金文集成11266,戰國 右庫(冶)气之𨥇(鑄)。
睡虎地秦墓竹簡·法律答問115,戰國至秦 以乞叡及爲人气(乞)叡者,獄已斷乃聽,且未斷猶聽殹(也)?
馬王堆漢墓帛書·老子乙本卷前古佚書,西漢 營行气(乞)食,周流四國,以視(示)貧賤之極。
張家山漢簡·二年律令115,西漢 其父、母、兄、姊、弟、夫、妻、子欲爲气(乞)鞫,許之。
元恪嬪司馬顯姿墓誌,北魏 夫人承聮華之妙气,育窈窕之靈姿。 《説文》:“气,雲气也。象形。凡气之屬皆从气。” “雲气”之“气”,古文字以三個横畫象之,其中畫略短,以區别於三畫等長的“三”。 其後上下兩畫左右兩端分别上翹下引, 終於演化成“”形, 爲後世定型之“气”所本。 先秦文字中,“气”、“乞”同字,而後世之“乞”,則爲“气”之分化字。
气氣★繁◎常★常◎次气,象形,甲骨文、金文、小篆1象流动的气体之形,本义读qì,云气。氣,形声,从米,气声,本义读xì,把粮食赠送给别人;又读qì,假借为云气,由此引申为呼吸的气息、阴晴冷暖等自然现象、气味、气概、作风、表露在外的某种情绪、发怒、某种病象等。南北朝时期俗字、《手头字》、《简体字表》、《简化字表》把“氣”简作“气”,采用本字。 【辨析】 ❶“气”与“氣”不是等义简繁字。 ❷以“气”作音符构成的形声字一般韵母为ì,但声母不同。qì:汽∣xì:饩。 ❸“气(氣)”可作类推简化偏旁使用,如:忾(愾)、饩(餼)。 ❹气/汽 见323页“汽”。 气·乞qì·qǐ(篆) 古乞、气同字,像山岚水雾飘浮游弋。“气”作意符生成的字很多,各种气体的名称都有“气”,如氧、氯、氮等。“气”(qì)隶书省去一横作“乞”,假借为乞丐的“乞”,谐“祈”之音,求也。乞求。有乞,就有给予,“乞”与“给”、“丐”义可逆转。杜甫诗:“赖有苏司业,时时乞酒钱。”(《戏简郑广文兼呈苏司业》)“乞”就是“给”,故有gěi(给)之音。作声符生成的字有: qì 迄(迄今) 讫(收讫) 汽(蒸汽) 氣(简化为“气”) 汔(水干也) chī 吃(吃喝风) gē 仡(仡佬) 疙(疙瘩) 纥(同“疙”) 圪(圪垯,小土块) hé 纥(回纥) 龅(咬也) kū 矻(矻矻,辛苦劳作的样子。《集韵》又读为“劼”,同“硈”,石坚貌。) 相关链接 “吃”也读为“qià”,至今尚保留在某些方言中。 气(qì)此雲氣之正字。經典作“乞”而訓爲“求”,本是假借,借用既久,遂以“氣”代“气”。“氣”乃“餼”之古字,又作“既、䊠”。《論語》:“不使勝食氣。”《中庸》:“既稟稱事。”此古字古義之僅存者。 155.趣談“气”字气,象形,像天上的雲氣,因聲借爲討乞,再加一橫成氣返還,已經足够區别的了。後又添“米”成氣,似乎没有這個必要了。 *气k’jər[甲骨] [金文] [小篆] 《說文》: ,雲气也。 象形。凡气之屬皆从气。(一篇上) 或象長條之雲形。 气氣qì(4画)
*气(氣)qì4画 气部 (1) 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能自发充满任何容器的物质: 氧~|煤~|毒~|~球。 (2) 特指空气: ~压|~流|大~层|开门透透~。 (3) 指阴晴冷暖、风霜雨雪等自然现象: ~象|~候|天~。 (4) 呼吸时出入的气: 喘~|断~|憋~|上~不接下~。 (5) 鼻子可以闻到的味儿: 香~|腥~|臭~。 (6) 发怒;生气: ~愤|~恼|他~得好几天吃不下饭。 (7) 使生气: 别~他了|这种事真~人|你这不是故意~我吗? (8) 生气时的情绪: 怄~|消消~|~大伤身|怒~冲冲。 (9) 欺侮;欺压: 受~|咱们决不受这种窝囊~。 (10) 中医指人体内使器官正常发挥机能的动力: 元~|~血不足。 (11) 中医指某种病象: 湿~|肝~。 (12) (人的)精神状态: ~概|~魄|勇~|~冲牛斗|朝~蓬勃。 (13) 人表露于外的总的个性特点或作风;~质|习~|娇~|士~|孩子~|书生~。 (14) 后缀。加在形容词后,多形容人的样子或精神状态: 秀~|俊~|傻里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