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 ) 睡虎地秦墓竹簡·日書甲種104正,戰國至秦 毋以卯沐浴,是謂血明,不可□井池。
 張家山漢簡·引書4,西漢 夏日數沐,希浴,毋莫(暮)[起],多食采(菜)。
 漢印文字徵 沐生翁伯。
 元景略妻蘭將墓誌,北魏 絲笙之所,誰理膏沐。
 敬羽高衡造像記,北魏 親表内外,齊沐法澤。 按: “木”訛變爲“术”。
 薛迅墓誌,唐 沐恩難報。 《説文》: “沐,濯髮也。从水木聲。” 馬王堆漢墓帛書假 “木”爲 “沐”。《胎産書》: “是故君公大人,毋使朱(侏)儒,不觀木候……” “木候”即“沐猴”。
沐★常◎常
mù形声,从水,木声,本义为洗头发,引申为洗涤全身、润泽、蒙受等。 【辨析】 沐/洗/浴 见442页“洗”。 沐 篆 隶mù【析形】形声字。古文字形从水,木声。 【释义】《说文》:“濯发也。”本义是洗头发。上古“沐”、“浴”各有专指,沐指洗发,浴指洗身。今泛指洗涤、沐浴。又引申表示润泽或受润泽。[如沐春风]像受春风润泽。比喻同品德高尚且有学识的人相处并受到熏陶。 【shape analysis】It is the pictophonetic character.In ancient character the meaning is related to水(shuǐ,water).It sounds like木(mù). 【original meaning】Washing the hair. 沐*mù(7画)
  【提示】木,中间是竖,不是竖钩。 *沐mù7画 水部 (1) 洗头发;泛指洗涤: ~浴|栉(zhì)风~雨(风梳头,雨洗发,比喻奔波劳碌)。 (2) 润泽,引申为蒙受(阳光、恩惠等): ~泽|~皇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