沓( ) 甲骨文合集28789,殷 □其逐沓麋, 自西東北亡𢦏。
 甲骨文合集28982,殷 叀沓田亡𢦏。 按: 从水从口,不从曰,會口若懸河之意。用作地名。
 居延漢簡甲編1374A,西漢 它韋沓一兩。
 漢印文字徵 趙沓。
 漢印文字徵 趙沓。
 漢印文字徵 邯鄲沓。
 元頊墓誌,北魏 人物紛綸,風俗雜沓。
 閻基墓誌,唐 竝風格標舉,雲和成韻,合沓煙峯,深沉月壑,邦族家牒,敞其高焉。 《説文》: “沓,語多沓沓也。从水从曰。遼東有沓縣。” “口”符和 “曰”符,一表示嘴的形狀,一表示説話狀態,作爲表示意義的符號經常换用。 《原本玉篇》援引 《説文》作 “語交沓沓也”,且各抄本同。今本 《説文》作“語多沓沓也”。《楚辭章句》: “天何所沓,十二焉分? 《章句》: 沓,合也。言天與地合會,何所分十二辰,誰所分别乎?”
沓tà,dá《说文》:“沓,语多,沓沓也。”上为水,下为曰,意为滔滔不绝地讲。属会意字。作量词读dá,“一沓纸”。作声符生成的字有: ta 阴平:踏(踏实) 去声:踏(踏平) 沓 (tà/dá)語多沓沓也。 *沓dəp[甲骨] [金文] [小篆] 《說文》: ,語多沓沓也。从水曰。遼東有沓縣。(五篇上) 表達水碰觸石塊或坑陷時激起的嘈雜聲響。 △沓dá8画 水部 量词。用于叠起来的纸张一类的东西: 一~白纸|一~发票。 另见tà(388页)。
△沓tà8画 水部 (1) 重叠: 复~|~嶂重崖。 (2) 纷乱;繁杂: 杂~|纷至~来。 另见dá(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