沽( ) 古璽彙編3070,戰國 慶沽。
 古璽彙編216,戰國
 (沽)之鉨(璽)。
 古璽彙編5417,戰國 沽。
 古陶文彙編3.785,戰國 王沽。
 古陶文彙編3.1041,戰國 沽。 按: 水在下。
 郭店楚墓竹簡·語叢四10,戰國 不見江沽(湖)之水。 按: 假爲“湖”字。
 居延新簡EPF22.29,西漢 恩願沽出時行錢卌萬。
 漢印文字徵 王之沽印。
 李蕤墓誌,北魏 亡父承,字伯業,雍州刺史沽臧穆侯。
 華嶽頌,北周 維天和二年,歲次大淵獻月,旅沽洗爰。 《説文》: “沽,水。出漁陽塞外,東入海。从水古聲。”
沽★常◎常
ɡū形声,从水,古声,本义为水名,今称沽河,在河北,流至天津北塘入海,引申为天津的别称,假借为买或卖、谋取等。 【辨析】 沽/售/卖 见378页“售”。 沽 金文; 篆gū[氵(水,意符)+古(聲符)→沽(《説文》:“沽,水。出漁陽塞外,東入海。從水,古聲。”沽,買:沽酒。沽名釣譽。賣:待價而沽。)] 《論語·子罕》:“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賈者也。”(賣了吧!賣了吧!我是等個好價才賣掉啊。)[宋] 仲殊《南柯子·憶舊》:“緑楊堤畔問荷花,記得年時沽酒、那人家?” 沽*gū(8画)
  *沽gū8画 水部 (1) 天津的别称。 (2) 〈书〉 买;引申为猎取: ~酒|~名钓誉。 (3) 〈书〉 卖: 待价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