洒( ) 甲骨文合集36789,殷 癸酉王卜, 在洒, 貞旬亡 。 按: 用爲地名。
 馬王堆漢墓帛書·陰陽十一脈灸經甲本,西漢 洒洒病寒。 按: 洒洒,寒慄貌。
 樊涚墓誌,唐 存既不獲以歲時而洒掃。 《説文》: “洒,滌也。从水西聲。古文爲灑埽字。” “洒” 卜辭用爲地名。馬王堆漢墓帛書“洒洒”,寒慄貌。石刻文獻假爲灑掃字。 秦簡假“西”爲 “洒”。《睡虎地秦墓竹簡·日書甲種》簡58背: “取白茅及黄土而西(洒)之……”
洒灑★繁◎常★常◎次
洒,从水,西声,本读xǐ,义为洗涤,与“洗”同;又读sǎ,与“灑”同。灑,形声,从水,麗声,读sǎ,本义为使水分散地落在地面上,引申为分散落下、不拘束等。《手头字》、《简化字表》简作“洒”,采用俗字。 【辨析】 ❶“洒”与“灑”不是等义简繁字。 ❷洒/撒 这两个字都有散落义,但使用范围不同:“洒”用于水等液体,如“洒水、把汤碰洒了、洒扫”;“撒”用于颗粒、粉末、片状物等固体,如“豆子撒了一地、撒化肥、撒传单”。 【构词】 洒家(洒家)∣洒落(灑落)∣洒水(灑水)∣洒脱(灑脱)∣挥洒(揮灑)∣喷洒(噴灑)∣潇洒(潇灑)∣洋洋洒洒(洋洋灑灑) *洒(灑)sǎ9画 水部 (1) 把水均匀地散布在地面上: ~水。 (2) 散落: ~泪而别|血~中原|油~了|口袋里的东西~了一地。 (3) 【洒脱】无拘束的样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