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汉字
释义

()


甲骨文合集21339,殷
戊辰[卜],从入乃。

甲骨文合集7150,殷
乃𢆶㞢

乃孫罍,殷周金文集成9823,殷
乃孫乍(作)且(祖)甲𥃇(罍)。

乃孫作祖己鼎,殷周金文集成2431,殷或西周早期
乃孫乍(作)且(祖)己宗寶。

應公鼎,殷周金文集成2554,西周早期
(奄)(以)乃弟。

縣妃簋,殷周金文集成4269,西周中期
乃任縣白(伯)室。

豆閉簋,殷周金文集成4276,西周中期
乃且(祖)考事。

不其簋,殷周金文集成4328,西周晚期
用從乃事。

師𠭰簋, 殷周金文集成4325, 西周晚期
既令女(汝)(更)乃且(祖)考(司)。

𪠁簋, 殷周金文集成4197, 西周晚期
(嗣)乃且(祖)考事。

吴王光鑑,殷周金文集成10298,春秋晚期
虔敬乃後。

新郪虎符,殷周金文集成12108,戰國晚期
用兵五十人(以)上, 必會王符,乃敢行之。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一·䊷衣15,戰國
《康𫌲(誥)》員(云): “敬明乃罰。”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五·姑成家父5,戰國
姑(苦)(成)𧱌(家)父乃(寧)百, 不思從。

睡虎地秦墓竹簡·日書乙種255,戰國至秦
丙亡,爲間者不寡夫乃寡婦,其室在西方,疵而在耳,乃折齒。

嶽麓書院藏秦簡·占夢書12,戰國至秦
夣歌於宫中,乃有資。

秦陶文新編3360
帝乃詔……

馬王堆漢墓帛書·老子甲本卷後古佚書,西漢
天乃德也。

馬王堆漢墓帛書·相馬經,西漢
乃中參伍。

武威漢簡·甲本有司1,新莽
乃深尸俎。

漢印文字徵
解乃。

漢印文字徵
毛乃始。

漢印文字徵
王乃始印。

漢印文字徵
趙乃始。

武威漢代醫簡·第二類簡70,東漢
日三四飲徵出乃止。

西狹頌,東漢
乃刊斯石。

池陽令張君殘碑,東漢
□纘乃祖服,體明性,寬裕博敏。

王基斷碑,三國魏
……之算,征有獨克之威,而忠勤之性,乃心帝室。

葛路墓誌,唐
乃作頌曰……
《説文》:“乃, 曳詞之難也。 象氣之出難。 凡ㄋ之屬皆从ㄋ。 , 古文乃。, 籀文乃。 ”
古文字“乃”或謂象繩索拋出之形。 用作語氣词 “乃”與 “𠧟”、 “𠧴”、“廼”同。

迺★异◎常★常◎常


nǎi乃,象形,甲骨文、金文、小篆象妇女乳房的侧面形(一说象绳索抛出之状)。本义为乳房,是“奶”的本字,假借为副词(相当于“是、就是、这才”)、连词(相当于“于是”)等。迺,形声,从乃省,西声,本义为副词、连词,与“乃”同。《异体字表》以“迺”为异体字。
【辨析】
❶“乃”与“迺”不是等义异体字。“迺”用于姓名、地名时,不改为“乃”。
❷以“乃”作音符构成的形声字读音不同。nǎi:奶、艿、氖∣nài:鼐∣rēnɡ:扔∣rénɡ:仍。
❸在台湾,“乃”“迺”都用于译音,但习惯用法不同,如“木乃伊”“甘迺迪”(肯尼迪,美国第35任总统)。
❹乃/尔/而/若 见95页“尔”。

乃·仍nǎi·réng

(甲) (篆)
象形字,郭沫若说,甲骨文像女子的乳房。但在金文里与“己”相似,是人的象形。作为汉字的一个构件,“乃”在篆字中表示人,如秀、孕。所以既可读nǎi,又可读réng,作声符生成的字有:
nai
上声:奶
氖(一种气体)
艿(芋艿)
去声:鼐(《说文》:“鼎之绝大者。”多用于人名)
reng
阴平:扔(扔掉)
阳平:仍(仍然。左边是“人”,右边也是“人”,故有“依旧”、“继续不变”义)
yíng
盈(盈余)
楹(楹联)
相关链接
《说文》说:“仍,因也,从人,乃声。”“扔,因也,从手,乃声。”《说文》所说的“乃”是“人”的篆体。已知:“及”字中的“乃”是“人”(跑步中的人);孕,上部的“乃”是“人”(怀孕了,侧立着的人);秀,下部的“乃”也是人(弯腰的人)。(参见“秀”字条)推知:扔、仍中的“乃”也是“人”。所不同的只是孕、秀中的“乃”象形,作意符,而扔、仍中的“乃”作声符。“人”某些方言又读为yíng,故可作“盈”的声符。

(nǎi)

曳詞之難也。委曲以象其難。
【按】“曳詞之難”,難以表達的不順暢的語詞。“委曲以象其難”,,字形委曲彎轉象它難説的樣子。

141.趣談“乃”字

乃,甲骨文字,像婦女突出于胸部的兩乳峰,漢代的大文人許慎,羞于出口,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是喝母奶長大的。


甲骨文;金文;nǎi

[象形。(《説文》:“乃,曵詞之難也。象氣之岀難也。”許説不確。乃,奶本字,初文像婦女乳房的側面。借作副詞“乃”,肯定語氣:是,就是,實在是。〈《紅樓夢》曹雪芹所著,實乃一代奇書〉。才〈惟勤奮乃能進步〉。代詞,第二人稱:你,你的〈乃翁乃兄〉。)]
《詩經·邶風·日月》:“乃如之人兮!逝不相好。”(世上竟有如此人,忘恩負義不相認。)
[清] 曹雪芹 《紅樓夢》(第四回):“令其讀書,較之乃兄,竟高十倍。”

*nəv

[甲骨]
[金文]
[小篆] 《說文》: , 曳詞之難也。象氣之出難也。凡乃之屬皆从乃。 , 古文乃。 , 籀文乃。(五篇上)
可能是艿字之部分(),艿可能以耘草工具除草見意,乃借工具之形為語詞。持拿的方式大致如扔()所示。也可能是㞋,手持軟皮之狀。

(nǎi)

,曳词之难也。象气之出难。凡乃之属皆从乃。臣铉等曰:今隶书作乃。,古文乃。,籀文乃。”(奴亥切)
段玉裁注:“曳有矫拂之意,曳其言而转之,若‘而’、若‘乃’皆是也。乃则其曳之难者也。《春秋·宣八年》:‘日中而克葬。’《定十五年》:‘日下昃乃克葬。’《公羊传》曰:‘而者何?难也。乃者何?难也。曷为或言而、或言乃?乃难乎而也。’何注:‘言乃者内而深,言而者外而浅。’……气出不能直遂,象形。”
甲骨文作,金文作,均用弯曲的笔画表示出气。或以为象绳索抛出之状。[1]在甲骨卜辞中,用为语气词,也借为第二人称代词。卜辞中借用作副词,同“廼”、“迺”。金文中可作副词、代词、连词等。“乃”为人称代词,第一个作主语,第二个作定语。在古代典籍中,可作代词、副词、连词、发语词等。
乃部有两个属字。

迺;廼nǎi

(2画)

*〔廼 迺〕nǎi

2画 乛部 〈书〉
(1) 是;就是: 此话~肺腑之言|失败~成功之母。
(2) 你的: ~兄|~翁。
(3) 于是;然后: 几经周折,~获成功。
(4) 才: 惟团结~能胜利。
 “迺”另见nǎi(286页)。

随便看

 

汉语字词典包含45085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字词的释义详细解析,是汉语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23-2024 swrt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1 20:3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