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 ) 河西簡牘·醫藥木牘6,漢 消石。
 肥致碑,東漢 及公卿百遼以下,無能消者。
 鞏伏龍造像記,北魏 願忘師棠或永消。
 元文墓誌,北魏 天道消息,神理盈虚。
 尉富娘墓誌,隋 貞桂消亡,更無花采。 《説文》: “消,盡也。从水肖聲。” 漢簡假“宵”爲“消”。《長沙馬王堆二、三號漢墓·十問》簡87: “……使食靡宵(消)……”
消★常◎常
xiāo形声,从水,肖声,本义为冰雪融化,引申为消散、消除、消减、度过时间、耗费、消化、享受、需要等。 【辨析】 消/销 见455页“销”。 消 金文; 篆xiāo[氵(水,意符)+肖(减小,聲意符) → 消(《説文》:“消,盡也。從水,肖聲。”消,水退。引申爲消化,消融,减少〈消退、消减、消耗〉,又引申爲去除〈消除、消滅、消毒、消炎、消防〉。古人除了見到“消退”,還看到滋長;除了“虧”,還看到“盈”;以及榮枯、上下、盛衰、升降、浮沈、得失、分合、真假等等。 都是成對的矛盾。於是提出了“消息”這一概念。“消息”一詞最早出現于《易經》,凡陽爻去而陰爻來稱爲“消”,陰爻去而陽爻來稱“息”。又引申爲經得起〈吃得消〉。)] 《周易·豐》:“日中則昃,月盈則食,天地盈虛,與時消息。” 消xiāo(10画)
  【提示】右下的⺝, 起笔是竖,不是撇。月,单独位于部件下方时,起笔的竖撇改成竖; 中间的两横,宋体与左右两边相接,楷体与左边相接,与右边相离。 *消xiāo10画 水部 (1) 逐渐减少,直至完全散失: ~失|~化|烟~云散|瓦解冰~。 (2) 使消失;除去: ~除|~灭|~毒|~炎。 (3) 排遣;打发: ~遣|~闲|~磨|~夏|~夜。 (4) 禁受;禁得起: ~受|吃不~。 (5) 须;需要: 不~|只~他一句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