涌( ) 郃陽令曹全碑陽,東漢 攻城野戰,謀若涌泉。
 賈瑾墓誌,北魏 清談瀉注,則吻閒泉湧,執管造素,則筆端火然。 按: 从水勇聲。
 李璧墓誌陽,北魏 猛氣煙張,雄心泉涌。
 元秀墓誌,北魏 艷辭泉涌,藻翰雲蒸。
 瘞琴銘,唐 待笄而麗辤泉涌。
 堅牢塔記,五代十國閩 狀湧出之浮圖。 《説文》: “涌,滕也。从水甬聲。一曰涌水,在楚國。” “涌”或从水勇聲。
涌湧★异◎常★常◎次
yǒnɡ涌,形声,从水,甬(yǒnɡ)声,本义为水向上冒,引申为云气、人群等像水涌一样冒出来。又作“湧”,音符改为勇。《异体字表》以“湧”为异体字。 【辨析】 ❶“涌”又义为古水名(在今湖北),与“湧”不是等义异体字。 ❷涌/踊 见509页“踊”。 【构词】 涌动(湧動)∣涌进(湧進)∣涌入(湧入)∣涌现(湧現)∣风起云涌(風起雲湧) 涌(10画) ❶yǒng[湧] ❷chōng
 【提示】在异体字整理前,在读yōng、表示 “冒出” “向上升腾” 或 “水、气向上冒” 等意义时,“湧” 是“涌” 的异体; 用于姓氏时,作 “湧” 不作 “涌”;在读chōng、表示河汊义,用于地名时,作 “涌” 不作 “湧”。用,位于字或部件的下面时,起笔的竖撇改成竖。用中间的两横,宋体与左右两边相接,楷体与左右两边相离。 *涌chōng10画 水部 〈方〉 河汊。多用于地名: 河~|虾~(在广东)|白泥~(在广东)。 另见yǒng(482页)。
*涌〔湧〕yǒng10画 水部 (1) 水向上冒出: ~泉|海上~起巨浪。 (2) 水奔腾翻滚: 汹~澎湃。 (3) 像水涌一样冒出: 风起云~|云中~出一轮明月|~现许多好人好事。 另见chōng(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