涕( ) 𧊒壺, 殷周金文集成9734, 戰國早期 霖(潸)霖(潸)流 (涕)。 按: 从雨涕聲。“米”當爲“水”之訛誤。
 郭店楚墓竹簡·五行17,戰國
(泣)涕女(如)雨。
 馬王堆漢墓帛書·老子甲本卷後古佚書,西漢 詹(瞻)忘(望)弗及,[泣]涕如雨。
 建寧三年殘碑,東漢 ……涕傷……
 徐君妻管洛墓誌陰,晉 遺孤号咷,姻族涕零。
 王翊墓誌,北魏 朝廷悼惜,行路霣涕。 按: 从水第聲,“苐”爲 “第”之訛變。 《説文》: “涕,泣也。从水弟聲。”
涕★常◎常
tì形声,从水,弟声,本义为眼泪,引申为鼻涕。 【辨析】 涕/泪 “涕”在上古时代指眼泪,后多指鼻涕。“淚(泪)”是后产生的。 涕*tì(10画)
  【提示】弟,中间是竖,不是竖钩。 *涕tì10画 水部 (1) 眼泪: ~泗滂沱|感激~零|痛哭流~。 (2) 鼻涕: ~泪俱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