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命
1 周代的官爵分爲九个等级,称九命。上公九命爲伯;王之三公八命;侯伯七命;王之卿六命;子男五命;王之大夫、公之孤四命;公、侯伯之卿三命;公、侯伯之大夫,子男之卿再命(即二命);公、侯伯之士,子男之大夫一命。子男之士不命。他们的宫室、车旗、衣服、礼仪等,各按等级作具体规定。见《周礼・春官・典命》《礼记・王制》。九等官爵中的最高一级亦称九命。
《大戴礼记・朝事》:「诸侯之得失治乱定,然後明九命之赏以劝之。」 孔广森补注:「九命之赏者,加九锡命作方伯。」 《汉书・王莽传上》:「德盛者位高,功大者赏厚,故宗臣有九命上公之尊,则有九锡登等之宠。」 颜师古注引张晏曰:「宗臣有勳劳爲上公,国所宗者也。《周礼》『上公九命』。九命九赐也。」 清 唐孙华《秣陵太守行》:「太守去官名益高,三褫荣逾锡九命。」 2 北周官秩的等级。宇文泰爲魏太师时作九命之典。以第一品爲九命,第九品爲一命。每命又分爲二级。见《周书・文帝纪下》《周书・卢辩传》。
北周 庾信《周安昌公夫人郑氏墓志铭》:「天河开国,分畿置政,地有十城,人居九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