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 ) 甲骨文合集137正,殷 㞢芻自温。 按: 从人在皿中,會人浴於盂中,可令身暖之意。
 甲骨文合集151正,殷 貞祖丁若小子温。
 甲骨文合集6653,殷 祖丁弗若小子温
 甲骨文合集18527,殷 ……允……温……
 甲骨文合集1824,殷 貞于温用。
 新蔡葛陵楚墓·甲三322,戰國
於温父、鵅…… 按: 从水昷聲。
 秦印文字彙編 豎温。
 馬王堆漢墓帛書·戰國縱横家書,西漢 反(返)温、軹、高平於魏。
 馬王堆漢墓帛書·五十二病方,西漢 稍(消)石直(置)温湯中。
 張家山漢簡·脈書15,西漢 頭、身痛,汗不出而渴,爲温。 按: 𥁕聲,𥁕、 昷異體。
 居延新簡EPT50.7B,西漢 三人作園,温申,胡地余,黄山。
 漢印文字徵 温水都監。
 漢印文字徵 繆虞温印。
 漢印文字徵 京温舎印。
 漢印文字徵 馬温舒印。
 豫州從事尹宙碑,東漢 君體温良恭儉之德。
 趙菿殘碑,東漢 ……蒸温温九族……
 圉令趙君碑,東漢 温良恭儉。
 雁門太守鮮于璜碑陽,東漢 温故知機,輝光篤實。
 正始石經《春秋》殘石,三國魏 晉陳……秦人于温天。
 元萇温泉頌額,北魏 魏使持節散騎常侍都督雍州諸軍事安西將軍雍州刺史松滋公河南元萇振興温泉之頌。
 山暉墓誌,北魏 伊人誕秀,温其如玉。
 元澄妃馮令華墓誌,東魏 耳不聞外事,而聦明温惠。
 修孔子廟碑,隋 温温玉潤,苾苾蘭芬。
 皇甫深墓誌,隋 孝友自衷,温席扇枕。
 温佶墓碑額,唐 唐故太常丞贈諫議大夫温府君神道碑。
 楊孝恭碑,唐 温以飭家,嚴以撿己。 《説文》:“温, 水。 出犍爲涪, 南入黔水。从水𥁕聲。 ” “温” 甲骨文从人在皿中,會人浴於盂中,可令身暖之意。戰國文字始變爲形聲, 从水𥁕聲。 “温”通常指暖和、 温暖。 又用於指人性格温和。
温★常◎常
wēn甲骨文表意,象小儿在浴缸中洗澡之形,表示水温热;小篆形声,从水,昷(wēn)声。本义为冷热适宜,引申为稍微加热、复习、性情平和不急躁、温度(冷热的程度)等,假借为古水名(旧道在今贵州、四川)、姓等。 【辨析】 在台湾,“温”的右上部是口内有人,不是日。 温溫wēn(12画)
  【提示】曰中间的横,宋体与左右两边相接,楷体与左边相接,与右边相离。皿,第四笔宋体是竖,楷体是撇。 *温wēn12画 水部 (1) 不冷不热;暖和: ~水|~带|~室|~床。 (2) 略微加热;使暖和: ~酒|~席扇枕。 (3) 冷热的程度,温度: 体~|气~|高~|恒~|降~。 (4) 性情平和,宽厚: ~和|~存|~顺|~文尔雅。 (5) 重复学习: ~习|~故知新|旧梦重~。 (6) 中医学病名。热病的总称: 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