湍( ) 商鞅鈹,首陽吉金183頁,戰國
(鑄)之侯湍畢。
 郭店楚墓竹簡·老子甲38,戰國 湍(揣)而羣之,不可長保也。
 張家山漢簡·引書48,西漢 苦兩手少氣,舉之不鉁,指端湍湍善畀(痹)。
 元演墓誌,北魏 分波洪淵,承湍海汭。
 王宣墓誌,唐 澹風景於江湍。 《説文》: “湍,疾瀨也。从水耑聲。”
湍 金文; 篆tuān[氵(水,意符)+耑(聲符)→湍(《説文》:“湍,疾瀨也。從水,耑聲。”湍:湍急〈湍流〉;急流的水〈急湍〉。)] 《孟子·告子上》:“告子曰:‘性猶湍水也。’”(告子曰:“性猶湍水也,决〈疏導〉諸東方則東流,决諸西方則西流。人性之無分於善不善也,猶水之無分於東西也。) △湍tuān12画 水部 〈书〉 (1) 水势急: ~流|~急|~波。 (2) 急流的水: 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