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释义 |
孩 hái ㄏㄞˊ 《广韵》户来切,平咍,匣。 10画 子部7画 统一码:5B69 大五码:ABC4 国标扩:BAA2
1 小儿笑。
《老子》:「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 三国 魏 曹植《平原懿公主诔》:「骧眉识往,俛首知来。求颜必笑,和音则孩。」 唐 独孤及《故唐亳州刺史郑公故夫人河南独孤氏夫人墓版文》:「归郑氏,生二男二女而寡。男始孩,女未龀,鞠而育之,导之义方。」 元 林世济《敬和草元内翰并呈寿堂贤乔梓》:「高年自得养生术,政似婴儿初未孩。」 2 幼小;幼稚。
《礼记・月令》:「﹝孟春之月﹞毋覆巢,毋杀孩虫胎夭飞鸟。」 唐 杜甫《王兵马使二角鹰》诗:「杉鸡竹兔不自惜,孩虎野羊俱辟易。」 唐 韩愈《祭石君文》:「傍无强亲,子孩妻姖。」 宋 陆游《初归杂咏》:「八十可怜心尚孩,看山看水不知回。」 3 幼儿;孩子。
晋 潘岳《寡妇赋》:「愁烦冤其谁告兮,提孤孩於坐侧。」 唐 韩愈《李君墓志铭》:「故四门之寡妻孤孩,与荥泽之妻子,衣食百宿,皆由君出。」 清 李渔《凰求凤・悟奸》:「怪虔婆心肠顿乖,设机谋耍人似孩。」 董必武《观坠机中尸影》诗:「天生自诩是天才,也把天才奖妇孩。」 4 当作婴儿看待。
《老子》:「圣人在天下,歙歙爲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5 引申爲抚爱。
《北齐书・文苑传・樊逊》:「伏惟陛下,昧旦坐朝,留心政术,明罚以纠诸侯,申恩以孩百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