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九流
1 先秦的九个学术流派。
《汉书・叙传下》:「刘向司籍,九流以别。」 颜师古注引应劭曰:「儒、道、阴、阳、法、名、墨、从横、杂、农,凡九家。」 2 泛指各学术流派。
《北史・周高祖武帝纪》:「遂使三墨八儒,朱紫交竞;九流七略,异说相腾。」 唐 高适《奉酬睢阳李太守》诗:「逸足横千里,高谈注九流。」 清 龚自珍《十月廿夜大风不寐起而书怀》诗:「我方九流百氏谭讌罢,酒醒炯炯神明真。」 3 九品人物。
《南史・梁武帝纪》:「自今九流常选,年未三十,不通一经,不得解褐。」参见「九品」。 4 犹言各类,各种。
唐薛逢《送西川杜司空赴镇》诗:「莫遣洪罏旷真宰,九流人物待陶甄。」 5 指各种才艺。
宋 范公偁《过庭录》:「王齐叟 彦龄……有绝才,九流无所不能。」 6 江河的许多支流。
三国 魏 刘劭《赵都赋》:「其南也,则有洪川巨渎,黄水浊河,发源积石,径拂太华,洒爲九流,入於玄波。」 唐 孟浩然《自浔阳泛舟经明海》诗:「大江分九流,淼漫成水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