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澤( ) 古璽彙編2370,戰國 韓亡(無)澤。
 古璽彙編2090,戰國
澤。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二·容成氏13,戰國 昔 (舜)靜(耕)於 (鬲)丘, 匋(陶)於河賓(濱), 魚(漁)於 (雷)澤, 孝羕(養)父毋(母), (以)善亓(其) (親), 乃及邦子。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四·曹沬之陳2正,戰國 昔周室之邦(封)魯,東西七百,南北五百,非山非澤,亡又(有)不民。
 長沙馬王堆二、三號漢墓·合陰陽105,西漢 𦡊(體)皆樂養(癢)説(悦)澤(懌)以好。 按: 借爲 “懌”。
 河西簡牘·敦煌馬圈灣木簡(2)5,西漢 臨澤候長董賢馬一匹。
 漢印文字徵 彭澤令印。
 漢印文字徵 南深澤尉。
 漢印文字徵 紀澤。
 漢印文字徵 孫澤。
 漢印文字徵 王壽澤。
 漢印文字徵 王澤之。
 石門頌,東漢 坤靈定位,川澤股躬。
 熹平石經《易》殘石,東漢 天地定位,山澤通氣。
 朐忍令景君碑,東漢 深野曠澤,哀聲悼切。
 元湛妻薛慧命墓誌,北魏 門師釋僧澤書。
 慈香慧政造像記,北魏 澤榀石真刊八万。
 元恪嬪李氏墓誌,北魏 用能德充四宇,澤沾八表。
 長孫子澤墓誌,北魏 君諱子澤,字元恩,河南洛陽人也。
 穆亮墓誌,北魏 風芳冀東,澤流陝西。
 沈氏墓誌,隋 水含震澤,山連菀丘。
 翟突娑墓誌,隋 擢澤崇峯,含溺珠懷。
 梁曔墓誌,唐 隋使持節蔚、澤二州諸軍事蔚。
 陶禹墓誌,唐 累牧綿、澤、陳三郡。 《説文》: “澤,光潤也。从水睪聲。” 聲符“睪”石刻文形體多變異。“澤”在文獻中多指水聚匯之處,如川澤、山澤等。引申爲潤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