瀕( ) 榮作周公簋,殷周金文集成4241,西周早期 魯天子 (受)氒瀕(頻)福。 按: 从頁、 聲。讀爲“頻”, 表示多次。
 效卣,殷周金文集成5433,西周中期 公易(賜)氒 (順)子效王休貝 (廿朋)。 按: 从川从步,會水邊之意。“瀕”字之初文。讀爲“順”,順子即孝子。
 㝬簋, 殷周金文集成4317, 西周晚期 𠀠(其)瀕(頻)才(在)帝廷陟降。 按: “川”换爲水符。讀爲“頻”。
 漢印文字徵 瀕陽丞印。 按: 水符横插入“步”中。瀕陽即頻陽,地名。
 漢印文字徵 瀕陽望印。
 靈慶公神祠碑,唐 登牲廟□瘗幣池瀕。 《説文》: “瀕,水厓。人所賓附,頻蹙不前而止。从頁从涉。凡頻之屬皆从頻。” 金文或作从川从步, 當爲 “瀕”字初文。 或又从頁 聲。“川”或换爲水符。 漢代以降,或省 “川”、“水”。 “瀕”本爲水邊之意。金文中讀作 “順”; 或讀作 “頻”,表示數次。陶文、漢印爲地名。後世文獻“瀕”、“頻”二字分化。
瀕濒, 金文; 篆bīn[涉(涉及,意符) +頁(以頭部“代表一個人”) → 瀕(《説文》:“瀕,水厓。人所賓附。頻蹙不前而止。從頁,從涉。”瀕:人立水邊,將涉水過河。引申爲瀕臨、接近〈瀕危〉,水邊〈黄河之瀕〉。所謂瀕危物種,即行將面臨絕種危險的動物或植物物種。如白鱀豚、大熊貓等。已受到全國人民殷切的關注和我國政府重點保護。)] 王西彦 《一個小人物的憤怒》:“因爲瀕近絕糧,女人就向左右鄰家,苦苦地張羅告借。” *瀕bjien[甲骨] [金文] [小篆] 《說文》: , 水涯人所賓附也。顰戚不前而止。从頁从涉。凡瀕之屬皆从瀕。(十一篇下) 涉與頁組合,大人物愛惜形像,瀕臨溪流,無橋可渡而需涉水,不欲衣濕而有損形象,因而皺眉顧忌之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