灸() 長沙馬王堆二、三號漢墓·天下至道談28,西漢 飲藥約(灼)灸以致其氣。
張公佐墓誌,唐 灸療無方。
崔倚墓誌,唐 針灸莫理。 《説文》: “灸,灼也。从火久聲。” 睡虎地秦簡借“久”作“灸”。《封診式》簡60: “男子丁壯,析(皙)色,長七尺一寸,髮長二尺,其腹有久(灸)故瘢二所。”
灸★常◎常jiǔ形声,从火,久声,用燃烧的艾绒熏烤某一穴位或患部以治病。 灸篆隶jiǔ【析形】形声字。小篆字形从火,久声。 【释义】《说文》:“灼也。”王筠《句读》:“引申之,以火艾灼病曰灸。”本义为用燃烧的艾绒熏灼人体的穴位来治疗疾病的一种中医疗法。 【shape analysis】It is the pictophonetic character.The meaningful part is火(huǒ,fire)and the phonetic component is久(jǐu). 【original meaning】A Chinese medical treatment that uses the burning moxa to treat diseases. 灸金文;篆jiǔ[久(灸本字。久,象形,聲意符)+火(意符)→灸(《説文》:“灸,灼也。從火,久聲。”灸,指針灸,通常指“艾灸法”,用艾絨搓成“艾條”,點燃後在選定穴位上熏灼,或輔以針刺。這一中醫的醫療方法已經傳遍了歐、美、非洲。灸,引申爲“燒”“烤”。)] 《詩經·小雅·楚茨》:“爲俎(zǔ)孔碩,或燔或灸。”(案板多魚肉,有燒也有烤。) [明] 李時珍《本草綱目·草四·艾》:“其莖乾之,染麻油引火點灸炷,滋潤灸瘡,至愈不疼。” 灸*jiǔ(7画)
【提示】久和火的末笔原本都是捺,上下两个捺笔紧邻,为避重捺,久的末笔捺改点。火,起笔宋体是撇点,楷体是侧点。 *灸jiǔ7画 火部 中医的一种治疗方法,用艾叶、艾绒等烧灼或熏烤人体穴位: 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