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宗
1 唐以神秀爲代表的佛教禅宗的一派。因流行北方,故称。
五代 齐己《送乾康禅师入山过夏》诗:「云门应近寺,石路或穿松。知在栖禅外,题诗寄北宗。」 《旧唐书・方伎传・僧神秀》:「初,神秀同学僧慧能者,新州人也,与神秀行业相埒……天下乃散传其道,谓神秀爲北宗,慧能爲南宗。」 吕澂《中国佛学源流略讲》序论:「禅宗一系的变化,本来很大,初是北宗得势,尔後逐渐转向南宗。」 2 我国山水画的两大流派之一。唐 李思训作画,多用重彩,即所谓青绿山水;王维山水画创水墨渲淡之法而少勾勒,即所谓淡赭山水。两人画法流传後世,明人称李思训之清绿爲北宗,称王维之破墨爲南宗。
明 莫是龙《画说》:「画之南北二宗,亦唐时分也,但其人非南北耳。北宗则李思训父子着色山……南宗则王摩诘始用渲淡,一变钩斫之法。」参阅沈子丞编《历代论画名着汇编・唐画概述》。 3 道教的一个流派。金初王重阳於山东创全真教,主张儒、道、释三教合流,以炼养爲主。天台 张伯瑞一派也以炼养爲主,宣扬道教、禅宗、儒教三教一理。张居南方,称南宗;王居北方,称北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