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汉字 燕熊 迁徙与顽强的象征
释义

燕熊 迁徙与顽强的象征

熊也好,燕也好,如今都是人们心目中的美好化身,它们的象征意义依稀可以填补人们受伤的心灵,给这个多灾多难的民族以某种慰藉,试图得到永远的吉祥和幸福。

天上飞的燕子,地上爬的狗熊,两种动物一禽一兽,本不是一回事,但它们各自都曾有过一段辉煌,而且都是母系生殖崇拜时期的辉煌。传说商代始祖契,其母简狄行浴时误吞燕卵而生,燕子后来就成了商族的图腾,备受商人的敬重。熊是周始祖弃的母亲姜嫄出野踩了熊迹而生,熊一直受到姬姓氏族部落周人的崇拜,有熊氏便是轩辕黄帝族的根族。
甲骨文一款的“燕” 是商族早期对自己族徽的象形白描,其形状为燕子迎风展翅在蓝天翱翔。笔画简洁、形象、逼真且富有活力,后隶变为近似“乙”形。为了与“乙”相区别,小篆时增加形符“鸟”写作“鳦”。《说文解字》“乙, 玄鸟也, 齐鲁谓之乙, 取其名自呼。象形”,“乙,春分来,秋分去,开生之候鸟”。“乙”(音呀),玄鸟即为候鸟燕子,许慎在这里说燕子自鸣声就是它的名,或许那时齐鲁人称“燕”为 “乙”。二款的 “燕”是在“大”或“天”字的形状上巧妙地增加了一些笔画,酷似起飞的燕子,燕嘴大张或为捕食昆虫或为叽叽地叫,尖而长的翅膀,剪刀形分开的尾巴。燕为独体象形字,“大”和“天”都是人和人体象形文字的原形,因为燕子是商族的祖先图腾,“燕”的地位也相当特殊。《诗经·商颂·玄鸟》:“天命玄鸟,降而生商”,传说母系社会有一族落的女子名叫简狄,有一天她在洗澡时误吞了玄鸟卵而孕育生下商族的始祖契。因此用“人”形来构字,为“燕”的形成提供了理据,表现了商人对本族图腾的敬重,其构思反映在字形字义上的奇特,令人叹服。金文的“燕”虽然象形韵味比起甲骨文来略逊一筹,可那向上张着的嘴里叽叽叫声似有耳闻。据说宋代名相王安石很会摹仿燕子的叫声: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也不知是的不是的。小篆的“燕”,像太子丹的使者荆珂脸上的胡腮,“燕” 的象形韵味消失。
甲骨文的 “熊” 是一只真熊,竖起的耳朵,张着的大嘴,短短的尾巴,似乎在森林或雪域中慢慢爬行,造字者准是一位造诣不浅的艺术家,他创造的这一幅图画,体现了他对生活观察的细微和在艺术上的提炼。金文的“熊”头部讹作“厶”,突出了熊的长长的嘴巴,并在被夸张了的嘴里增加了两颗外露的虎齿,尖勾的爪子显得分外来劲,其象形韵味无减。小篆一款的“熊”头部的“厶”高高竖起,口与齿讹作“月”,两只熊爪也被束于身后。熊是远古周人部落的图腾,《史记·周本纪》: “周后稷,名弃。其母有邰氏女,曰姜原。姜原为帝喾原妃。姜原出野,见巨人迹,心忻然说,欲践之,践之而身动如孕者。”姜原,也称姜嫄,是炎帝后裔姜姓部落中一位年轻女子,一日春情发动,就尾随一位黄帝族姬姓有熊氏男子向着一片花草丛生,碧绿如茵的草坪深处走去。所谓“巨人迹”是对有熊氏祖先图腾的避讳。如今位于陕西中部彬县 (周族部落的居地之一) 的“履迹坪”几千年过去了,仍“阳回新绿,遍野平铺”,“履坪春草”依然是彬县有名的十二风景之一。就是传说中姜原“履迹” 的地方。


上古时代黄帝族其所以以熊为图腾,是得益于熊“能” 的释放,后来 “熊” 又为周族生下一位了不起的始祖人物,“熊”的身价就因此而暴涨。到了小篆的年代,情况就大不一样了,熊已经成了人们的釜中之物,小篆二款与楷书的“熊”身后一双爪子不仅成为“能”字的一半,而且使当年那个“熊”样儿再也找不到了,只好在熊熊燃烧的烈火中求得“永生”。熊蹯成了人们餐桌上的一种稀有之物。难怪《孟子·告子》下有: “鱼,我所欲也; 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的感叹。不仅如此,因食熊掌还演义出许多有趣的历史故事呢。不过楷书的“熊”,其构形饶有诗意: “明月半依云脚下,残花并落马蹄前”。
“能” 是“熊” 的本字。熊,身强体壮为 “能力”; 攀援涉水为“能干”; 彪悍飞猛为“能行”; 跌打滚爬为“能事”;抗寒耐饥为“能耐”。后来,“能”在字典里就变成了 “没有办不到的事”。熊,给黄帝族有熊氏以鼓舞,不仅尊为图腾,使他们迅速崛起,而且后来还给他们生育了一位伟大的人物后稷。不仅爱熊、护熊、尊熊,而且连作梦梦见熊罴也被视作是一种吉祥之兆。周文王飞熊入梦而得姜尚,姜子牙助武王伐纣其功劳彪炳千古,唐代胡曾 《咏史诗·渭滨》: “岸草青青渭水流,子牙曾此独垂钩。当时未入飞熊兆,几向斜阳叹白头”,说的就是这件事。《诗经·小雅·斯干》: “吉梦维何? 维熊维罴”。唐代诗人刘禹锡也有“幸免如新分非浅,祝君长咏梦熊诗” 的佳颂。
燕子这种候鸟,冬去春来,万里跋涉,择居求生,“暗牖悬珠网,空梁落燕泥”的精神,怎么能不使曾经有过十三次大规模迁徙经历而最后才有独霸中原的结果的商人为之感染、受到鼓舞呢? 同样,姬姓周人从中原西陲拔地而起,直至灭商能不是得益于“熊”能的有效释放?而图腾的力量就是血缘力量的凝聚,其起决定作用的根本原因,仍然是生殖崇拜。
古人和今人,对于燕子和狗熊的印象并不坏,《诗经·邶风·燕燕》: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 唐代诗人李群玉有“江行好风日,燕舞轻波时”等诗句。无论熊也好,燕也好,如今都是人们心目中的美好化身,它们的象征意义依稀可以填补人们那受伤的心灵,给这个多灾多难的民族以某种慰藉,试图得到永远的吉祥和幸福。
随便看

 

汉语字词典包含45085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字词的释义详细解析,是汉语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23-2024 swrt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1 9:1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