爪( ) 殷墟文字乙編4522,殷 爪𢼄千 。
 古陶文彙編1.83,戰國 爪。
 元悌墓誌,北魏 爪牙所歸,禦侮攸寄,靖難一方,折衝萬里。
 元熙墓誌,北魏 同義爪牙,受賊重餌,飜然改圖,千里同逆。
 段濟墓誌,隋 飛鴻漸陸,嗚鶴在陰。爪牙彼寄,禁衛腹心。
 爾朱端墓誌,隋 任則爪牙,寄惟心腹。
 范安貴墓誌,隋 歷任爪牙,頻登禁衛。
 孔神通墓誌,隋 用爲牙爪,信以鹽梅。
 史思禮墓誌,唐 君以爪牙王室,羽翼聖朝。
 王協墓誌,唐 属季隋之際,建官龍驤,抗爪牙之竒,折衝莅職。 《説文》: “爪,丮也。覆手曰爪。象形。” “爪”古文字爲覆手之形, “丮”古文字作 “ ”, 二字並不相像, 《説文》 以“丮”训 “爪”, 不確。 西周金文與“㕚”混同, “爪”、 “㕚”本一字分化。
 師克盨,殷周金文集成4467,西周早期 干害王身,乍(作)爪牙。
 師克盨蓋,殷周金文集成4468,西周早期 干害王身,乍(作)爪牙。
爪★常◎常
象形,甲骨文、小篆象鸟类的脚趾形,隶定为“爪”。本义读zhǎo,鸟、兽的脚趾或趾甲,引申为人的指甲或趾甲、器物下端的爪形部分、像爪的器物等;又读zhuǎ,同义,用于口语。 【辨析】 ❶以“爪”作音符构成的形声字读音不同。zhào:笊∣zhuā:抓。 ❷爪/抓/搔 这三个字都可以用于“用指甲搔或掐”义,读音又相近,是同源字。 爪zhāo象形字,“覆手为爪”(《说文》),俗语读为zhuǎ,作形符时亦写作“爫”,如妥、觅、受等,作声符生成的字有: zhào 笊(笊篱,在汤水里捞东西的用具) zhuā 抓(抓紧) 相关链接 “印”字右边为人,左边为手掌,意思是把手按在人的头上。引申为手的印迹。属会意字。 爪 (zhǎo)側絞切。俗作“抓”。丮也。經典借爲“㕚”。 【按】爪,白讀音作zhuǎ。 爪(4画) ❶zhǎo ❷zhuǎ
 【提示】不要错写成瓜。 *爪zhǎo4画 爪部 (1) 某些动物的脚趾甲。 (2) 某些鸟兽的脚: 前~|鹰~|张牙舞~。 另见zhuǎ(529页)。
*爪zhuǎ4画 爪部 同“爪(zhǎo)”。用于口语“爪子”“爪儿”“爪尖儿”等词。 另见zhǎo(51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