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 ) 崔嚴墓誌,唐 割析片言。
 東方朔墓誌,唐 偶睡片時。
 李公政墓誌,唐 片善必求。
 堅牢塔記,五代十國閩 貞姿片合。 《説文》: “片,判木也。从半木。凡片之屬皆从片。” 古文字獨立成字者未見。《説文》認爲“从半木”,即剖開“木”字的一半,可從。
片★常◎常
小篆表意,从半木,表示把木头剖分成两半,隶定为“片”。一说与“爿”(qiánɡ)同,义为床,是“牀”的本字。本义读piàn,分开,引申为又平又薄的东西、用刀横割成薄片、不完全的、零散的、简短的等;又读piān,又平又薄的东西,用于口语。 片 (piàn)判木也。从半木。 【按】木字小篆作 ,片從其一半構形。判木,一分爲二的木。 *片p’ewan[甲骨] [金文] [小篆]《說文》: , 判木也。 从半木。凡片之屬皆从片。(七篇上) 析木成片。 片片片(4画)
  【提示】片,4画,第四笔是横折; 不要依旧字形写作“片” 或 “片”。 *片piān4画 片部 指有图像或录有声音的平而薄的东西: 相~儿|唱~儿。 另见piàn(310页)。
*片piàn4画 片部 (1) 平而薄的东西,一般不很大: 卡~儿|纸~儿|明信~儿。 (2) 较大地区内划分的较小地区: 分~儿传达。 (3) 用刀横割成薄片(多指肉): ~烤鸭|~羊肉。 (4) 不全的;零星的;简短的: ~面|~刻|~纸只字。 (5) 量词。 1. 用于成片的东西: 一~儿面包|两~儿药。 2. 用于地面和水面等: 一~草地|一~汪洋。 3. 用于景色、气象、声音、语言、心意等(前面用“一”字): 一~春光|一~新气象|一~喧闹声|一~胡言|一~真心。 另见piān(30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