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汉字
释义

()


甲骨文合集148,殷
乎牧于朕芻。

甲骨文合集35240,殷
□□卜, 戈在
按: 增从彳。

甲骨文合集7343,殷
□□卜, 𡧊, 貞爯[册]……登人[]……
按: 增从辵。

左牧鼎,殷周金文集成1372,殷
(左)𢼝(牧)。
按: 从羊。或釋爲“養”之異文。

牧又瓿,殷周金文集成9955,殷
(牧)又。

牧父丁罍,殷周金文集成9807,殷
亞{高}𢼝(牧)父丁。

𢼝觚, 殷周金文集成6663, 殷
𢼝(牧)。

又癸𢼝鼎, 殷周金文集成1739,殷
又癸𢼝(牧)。

牧正尊,殷周金文集成5575,西周早期
(正)。

作父乙鼎,殷周金文集成2313,西周早期
乍(作)父乙寶(尊)彝。 亞

免簠,殷周金文集成4626,西周中期
(司)奠還(園)(林)眔吴(虞)眔牧。

鄭牧馬受簋蓋,殷周金文集成3879,西周晚期
(鄭)牧馬受乍(作)寶𣪕(簋)。

父簋, 殷周金文集成4068,西周晚期
牧師父弟弔(叔)(御)于君。

鄧公牧簋,殷周金文集成3590,春秋早期
(鄧)公牧乍(作)𩝃𣪕(簋)。

郭店楚墓竹簡·窮達以時7,戰國
白(百)里(轉)(鬻)五羊, 爲敀(伯)數(牧)牛。
按: 从墨聲。

郭店楚墓竹簡·性自命出47,戰國
又(有)其爲人之快女(如)也,弗牧不可。

漢印文字徵
右牧官印。

漢印文字徵
牧傷。

朐忍令景君碑,東漢
典牧二城,朱紫有别。

西狹頌,東漢
赫赫明后,柔嘉惟則,克長克君,牧守三國。

淳于長夏承碑,東漢
累葉牧守,印紱典據,十有餘人,皆德任其位,名豐其爵。

池陽令張君殘碑,東漢
牧守旌招。

晉皇帝三臨辟雍皇太子再莅盛德頌陽,晉
且古詩之興,采遊僮之歌,收牧豎之謡。

元思墓誌,北魏
移牧魏壤,番醜改識。

李挺墓誌,東魏
祖侍中……沙州牧并州刺史燉煌宣公,拔茅以彙,委質來庭。

隴東王感孝頌,北齊
出牧東秦,總條連率。

張通妻陶貴墓誌,隋
作牧九州,垂門五柳,自禀嘉氣,還生姿首。
《説文》: “牧,養牛人也。从攴从牛。《詩》曰: ‘牧人乃夢。’”
甲骨文象以手持鞭牧牛之形。或又增彳、辵等部件,以示行牧之意。金文或以“羊”旁代换“牛”旁,與《説文》 “養”之古文同形。
古代中國,官員治理民眾常被稱爲“牧民”,故治民之官亦得稱“牧”。

牧,甲骨文作,金文作,小篆作
基本字形从牛从攴,“牛”或作 “羊”,表示放牧對象。“攴”表示以手持木杖,或説即 “鞭” 的初文,用作構形意符則表示鞭打的動作。或增意符 “止”“彳”“辵”表示行走,合體會意,本義是放牧牛羊或放牧,引申用於治民則爲官守、統治。又引申爲牧民、牧場。卜辭或用本義。或用作職官名,主管祭祀用牲。銘文或用爲職官名。
楚簡帛文作,沿襲古體。秦簡牘文作,古隸典型。

★常◎常


mù表意,从牛从攵或攴,攴象手持木棒或鞭,本义表示放养牲畜,引申为管理、统治、州(古代行政区划)的长官等。

(mù)

从攴、牛。
【按】牧,《説文》:“養牛人也。”段玉裁注曰:“引伸爲牧民之牧。”

【析形】会意字。古文字形从牛,从又(手)持棍,会以棍赶牛放养之意。
【释义】《说文》:“养牛人也。”本义是放牧,饲养。引申指放牧之地和放牧的人,即牧地、牧人。放牧之地在郊外,故又表示城邑的远郊。《尔雅·释地》:“邑外谓之郊,郊外谓之牧。”管理牲畜为牧,引申之表示统治、驾驭老百姓。进而表示治民的人,指国君或州郡长官。[九牧]古代指九州之长。
【shape analysis】It is the associative character.In ancient character it formed by 牛(niú,cattle)and 又(手)(yòu,hand)holding a stick,which means whooping and releasing cattle.
【original meaning】Herding and raising.

*mjwək

[甲骨]


[金文]
[小篆] 《說文》: ,養牛人也。从攴,从牛。詩曰: 牧人乃夢。(三篇下)
以杖驅趕牛、羊於行道之旁。
中國早進入農業社會,畜牧為小規模之副業。羊與農業發展有抵斥,故被淘汰。

(8画)

【提示】牛,中间是竖,不是竖钩,竖是末笔; 位于字左时,横改提,且末笔是提。攵,4画,不要错写成3画的

*

8画 牛部 
(1) 放养牲畜: ~羊|放~|游~|~民。
(2) 古代官职名: ~守|州~。

随便看

 

汉语字词典包含45085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字词的释义详细解析,是汉语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23-2024 swrt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22:3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