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 ) 史牆盤,殷周金文集成10175,西周中期 㽙(畯)民永不巩(恐)狄(惕)。
 曹伯狄簋,殷周金文集成4019,春秋
(曹)白(伯)狄乍(作)□ □ (尊)𣪕(簋)。
 古璽彙編836,戰國 長狄。
 古陶文彙編3.759,戰國 狄尹。
 秦印文字彙編 狄城之印。
 張家山漢簡·脈書24,西漢 聞木音則狄然驚。
 漢印文字徵 狄丞。
 漢印文字徵 狄齎之印。
 漢印文字徵 狄農之印。
 雁門太守鮮于璜碑陽,東漢 慰綏朔狄。
 受禪表,三國魏 ……東夷、南蠻、西戎、北狄……
 李蕤墓誌,北魏 隴西郡狄道縣都鄉和風里人也。
 梁子彦墓誌,北齊 遂使戎狄無厭,來□有道。
 盧伯卿墓誌,唐 狄公仁桀。
 李壽墓誌,唐 隴西狄道人。 《説文》: “狄,赤狄,本犬種。狄之爲言淫辟也。从犬,亦省聲。” 中國古代民族名,分赤狄、白狄、長狄諸部,各有支系。因其主要居住在北方,故通稱爲北狄。秦漢以後,狄或北狄曾是中原人對北方各民族的泛稱。蔑稱故从犬。
狄★规◎常
dí形声,小篆从犬,亦省声;隶定为“狄”,音符变为火。本义为我国古代民族名,假借为姓。 狄 (dí)赤狄本犬種。从犬,赤省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