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二]借体变体字 | ||||
释义 | [二]借体变体字借体变体字,指改变本字的形体结构而形成的与原字不是异体字关系的新字。它是通过改变笔画形态、增减笔画、倒书或反书字形、偏旁移位等方式来形成的与原字读音、意义有不同的字。例如: 木一片。
甲骨文字形,是 “木”字的一半,取 “木”字的右半便成 “片”字。《说文》释为“判木也,从半木。”即剖析树木而成片。这是改变形态的例子。 再如: 用—甩。
甲骨文像桶的形状,“用”是 “桶”的古字初文,后来被假借为使用的 “用”字,才重造今字 “桶”。而 “甩”字,是后起的变体表意字。把 “用”字中间一竖引长并向右拐弯,表示把没用的东西甩出去。 其他例子如: 刁一刀、叁—参。 “刁”的字形,由 “刀”改变而来,意思却与 “刀”无关。“叁”,是数字 “三”的大写,由 “参宿”之 “参”变体而成,“参”的本义是星宿名。 增减笔画的例子相对较多。于省吾先生发现汉字中有一种字,“是在某个独体字上附加一种极简单的点画作为标志,赋予它以新的含意,但仍因原来的独体字以为声符而其音读又略有转变。它虽有音符,但一般形声字都为一形一声两个正式偏旁所配合的迥然不同。”他把这种汉字称为附划因声指事字。[2]例如: “东 (東) ”为 “束”加一画、“百”为 “白”加一画、“千”为 “十”加一画。相互对应的两字,前者是由后者附加区别符号构成的,二者读音上有联系。前者虽被于先生称为指事字,但却不能纳入传统六书的字。为区别于传统六书说中指事字,我们跟有的学者一样,称之为借体变体字。 “丢 (丢—去) ”、“斥 (斥—斤) ”、“丛 (丛—从) ”等字也属此类。 减笔画的例子如: 茶—荼 冼—洗 乒—兵。 倒书或反书字形的例子如: 幻—予: 《说文解字》: “相诈惑也, 从反予。 ” 《玉篇》: “, 今作幻。 ” 丸—仄: 《说文解字》: “圜,倾侧而转者。从反仄。”其他例子如: 叵 pǒ ![]() 匕bǐ ![]() 司sī ![]() 㠯 (以) yǐ ![]() 亍chù ![]() 偏旁移位的例子如: 忡—忠、愀—愁、悱—悲、枷—架、衿—衾、暉—晕。 借形变体字是将本无反写、倒写的异体字的字变向或变形书写后形成的不表本义而表他义的字,与假借义分取本义的异体字形后形成的假借字是有区别的。在某个字上附加一种极简单的点画作为区别的标志,赋予它以新的含意,但仍因原来的字以为声符的借形变体字,即于省吾先生所谓的附画因声指事字。必须指出这种借形变体字与传统六书指事字有差别:首先,它附加的只是区别性的符号,而传统六书指事字附加的是一种具有示意性的符号; 其次,它与原来的字形保持着语音上的联系,而传统六书指事字与原来的字形没有读音关系。 |
||||
随便看 |
汉语字词典包含45085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字词的释义详细解析,是汉语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