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罗门
1 古印度四种姓之一。居於种姓之首,世代以祭祀、诵经、传教爲专业,是社会精神生活的统治者,享有种种特权。
唐 玄奘《大唐西域记・印度族姓》:「若夫族姓殊者,有四流焉:一曰婆罗门,净行也,守道居贞,洁白其操。」 2 印度古代宗教名。相传约於公元前七世纪形成,以崇奉婆罗贺摩而得名。
《隋书・南蛮传・赤土》:「其俗敬佛,尤重婆罗门。」 清 赵翼《春间晤西庄於吴门》诗:「婆罗门善咒,无此大神道。」 清 谭嗣同《仁学》二七:「虽然其差如此,而其变不平等教爲平等则同,三教殆皆源於婆罗门乎?」 3 古印度别称。
唐 玄奘《大唐西域记・印度名称》:「印度种姓族类群分,而婆罗门特爲清贵,从其雅称,传以成俗,无云经界之别,总谓婆罗门国焉。」 4 曲调名。唐 南卓《羯鼓录》载诸宫曲中有《婆罗门》。《敦煌曲子词》中也有调名《婆罗门》。按,《婆罗门》曲系唐 开元中西凉都督杨敬述进献,天宝十三年改名《霓裳羽衣曲》。参阅宋 王灼《碧鸡漫志》卷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