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琱( ) 㝨盤, 殷周金文集成10172, 西周晚期 王乎(呼)史淢册易(賜)㝨玄衣黹屯(純)赤市朱黄(鑾)旂攸勒戈 (琱) (緱)必(柲)彤沙(緌)。
 琱伐父簋,殷周金文集成4048,西周晚期
(琱)伐父乍(作)交(尊)𣪕(簋)。 按: 金文用作姓,典籍作“周”,金文與“周”互用。
 六年召伯虎簋,殷周金文集成4293,西周晚期
(琱)生 (對) (揚)朕宗君其休。
 圅皇父簋, 殷周金文集成4141,西周晚期 圅皇父乍(作) (琱) (妘)𦨗(盤) (盉)(尊)器。
 義福禪師碑,唐 門人法侣兮無歸仰,刻琰琱金兮狀高節。
 劉禄墓誌,唐 姪琮以琱情郄玉,久彰三武之名。 《説文》:“琱,治玉也。一曰石似玉。从玉周聲。” 金文“琱”字玉旁、周旁上下疊置,且周旁或爲無口初形。左“玉”右“周”者,見於隸變之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