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 ) 曾伯 簠, 殷周金文集成4632,春秋早期 用盛稻粱。 按: 从禾舀聲。
 敶公子叔邍父甗, 殷周金文集成947,春秋早期 用鬻 (稻) (粱)。 按: 从米舀聲。
 睡虎地秦墓竹簡·秦律十八種35,戰國至秦 稻後禾孰(熟),計稻後年。
 張家山漢簡·算數書110,西漢 麥三而當稻粟四,禾粟五爲稻粟四。
 白石神君碑,東漢 犧牲玉帛,黍稷稻粮。
 蓋贊妻孫光墓誌,唐 故能皇泰阻飢之日而梁稻有餘。 《説文》: “稻,稌也。从禾舀聲。” 春秋金文初見“稻”字,从禾舀聲,或从米舀聲。秦簡亦从禾舀聲,與小篆同。本義是稻穀。 西周金文或假“ ”爲“稻”:
 稻嫼簋蓋,殷周金文集成3874,西周晚期
(稻) (嫼)乍(作) (尊)𣪕(簋)。
稻★常◎常
dào形声,从禾,舀声,一种草本植物,是重要的作物。 稻dào(15画)
  【提示】禾,中间是竖,不是竖钩; 位于字左时,末笔的捺改点。右下的臼,中间是两横,不是一横。 *稻dào15画 禾部 (1) 一种谷类植物,籽实叫稻谷,去壳后叫大米。 (2) 稻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