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汉字
释义

()


甲骨文合集8251正,殷
……曰往仌……
按: 象水初凍時的紋理。地名。

仌卣, 殷周金文集成4875, 殷或西周早期
仌。
《説文》: “仌,凍也。象水凝之形。凡仌之屬皆从仌。”
“仌”甲骨文象水初凍時的紋理,“冰”之初文。金文承襲。

(bīng)

初寒蹙凌作此形,大寒冰裂亦作此形。“冰、凝”本一字,今以“冰”代“仌”,專以“凝”爲凝聚字。《爾雅》:“冰,脂也。”郭注:“《莊子》云:‘肌膚若冰雪。’冰雪,脂膏也。”即《詩》“膚如凝脂”也。是以“冰”爲“凝”之僅存者。李陽冰之兄名堅冰,而少温自篆其名作“冰”,誤也。今人讀作李陽凝者非。

*ping

[甲骨]
[金文]
[小篆]《說文》: ,凍也。 象水冰之形。凡仌之屬皆从仌。(十一篇下)
由冰字析出。

(bīnɡ)

,冻也。象水凝之形。凡仌之属皆从仌。”(笔陵切)
金文作,象冰之初结纹理。徐锴《系传》:“冰初凝,文理如此也。”后来文献中,仌没有单用情况。《玉篇》中偏旁作冫,云:“冬寒水结也。”“仌”构意为“冰”,文献中作“冰”。《礼记·月令》:“水始冰,地始冻,雉入大水为蜃,虹藏不见。”
仌部有十六个属字。汉字中,由“冫”组成的字大都与冰冻、寒冷有关,如寒、冬、冷、凉、凛、冽等。如“冰”字下云:“水坚也。从仌,从水。凝,俗冰从疑。”金文陈逆簋有,象水成冰凝之形。后大概因为“仌”不便于隶书,就用“冰”代之,另别制“凝”字代冰。又如“凋”字下云:“半伤也。从仌,周声。”王筠《说文句读》:“艸木零落有渐,故曰半伤。”又如“冬”字下云:“四时尽也。从仌,从夂。夂,古文终字。,古文冬从日。”

随便看

 

汉语字词典包含45085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字词的释义详细解析,是汉语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23-2024 swrt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1 20:4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