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第八節 漢字的複雜性文字的創造本在達意,由於創字構想複雜度的差異,其構件的數量和大小自無一定的規範。加上中國的語言主要是單音節的特質,標音的部分也不必有一定的序列。因此並無要求寫成一定的筆劃甚至一定的結構及配置的必要。再加上字形的演變也是自然的趨勢,各地域演變的方向和速度也自然不一致,所以使得漢字的結構變得非常複雜,沒有一定的規律,某個字的意符與聲符或構件的配置常是基於偶然的排列,沒有絕對的規律。在秦統一文字之前,由於諸國各自獨立,最常見的現象是,同構件的形象有小異,以及很多意符可以互換、聲符可以不同。前者如簡單的人側立的形象“人”,其變化就如右上圖所示,有不下十種以上的變化❶。 
其他較複雜的構件,變化也自然更多。至於後者,或是著重於材料、器用的不同,或是著重於功能、目的的不同,同一個意義就有不同的表達意符。如因意義相近的日月、木禾、鳥羽隹、竹艸、巾衣、玉金、足止、手攴又、肉骨、口言、刀戈攴、戈歹、犬鼠豸、革韋、系市巾等可以更換。而形體相近的,常被不明者所誤寫,如常見於六朝碑文或敦煌寫本的人入、雨兩、瓜爪、口田、肉舟、刀人尸、夕月、衣卒、刀刃、日田、口甘、弋戈、白自、頁真負、复夏、票栗、勺匀等之間的誤寫。也有因發聲相近而取代的,如聚取、甫父、五吾、匈凶、璽鉥、甸田、身千、冀幾、五午等的聲符更替。它們雖似有規律,但因都是順應不同的條件而形成的結果,故常有例外,不可隨意援例加以更代。 如以上所述,中國文字變易到隸書、楷書之後,已由幾種基本的筆勢所構成,不但很難看出其象形文字的輪廓,創意也經常被淹沒,甚至誤導。其複雜約可歸納為幾個方面: (一)形聲字與象意字在字形的結構上沒有形式上的區別。 攴常配置在字的右旁而作為有關撲打、殺害的意符, 如救【 , 止也。 从攴, 求聲】、 效字 【 , 象也。 从攴, 交聲】皆為从攴的形聲字,而牧(字283)的攴也在右旁,但卻表示手持杖驅趕牛的畜牧行為( ), 為表意字。 赦字(字331)右旁的攴雖也是表達撲打而造成傷害的動作, 但全形原為鞭打一人以替代死罪的赦免行動 ( ), 也是表意字。 類似的情形,沐 【 , 濯髮也。 从水, 木聲】、休(字169)兩字的右旁都是木,前者是从水的形聲字,後者則是以人依靠樹木休息的表意字 ( )。 (二)聲符與意符都無固定的位置。 大部分形聲字的意符都約略有一定的位置,如从水、从金、从木的意符常在左旁。但偶有例外的情形,要看個別的字,沒有一定的規律。如金以充當意符為常, 位置在左旁或下半, 錦 【 , 襄邑織文也。 从帛,金聲】字的金部件雖也在左旁,卻是聲符。又如衣也常是意符,位置或在左旁或分析在一字的上下部分, 哀 【 , 閔也。 从口, 衣聲】字的衣構件雖也在經常充當意符的位置,竟當作聲符。言的構件常在字的左旁而當作意符,但辯字 【 ,治也。 从言在辡之間】卻在在兩個構件之中。 (三)相同的組成分子,位置不同,可能同義,也可能不同義。 例子如群 【 , 輩也。 从羊, 君聲】、 略 【 , 經略土地也。 从田, 各聲】、 慚 【 , 媿也。 从心, 斬聲】可上下或左右配置。 鄰【 ,五家為鄰。 从邑,粦聲】可左右互調。 匯 【 , 器也。 从匚, 淮聲】的水可移至匚外。 裏 【 , 衣内也。 从衣, 里聲】可以寫成左衣右里。 猶 【 , 玃屬。 从犬, 酋聲。 一曰: 隴西謂犬子為猶】與猷 【《廣韻》猷,謀也。已也…… 《說文》曰,玃屬。一曰,隴西謂犬子為猷。猶, 上同。 又, 尚也。 似也】在秦漢的經傳常通用。 但拱 【 , 斂手也。 从手,共聲】與拲 【 , 兩手共同械也。 从手, 共聲】、忘 【 不識也。 从心, 亡聲】與忙 【《廣韻》忙, 上同 (怖也)】、郵 【 , 竟上行書舍。 从邑垂。 垂, 邊也】與陲 【 , 危也。 从阜, 垂聲】、 部【 ,天水狄部。 从邑, 咅聲】與陪 【 , 重土也。 一曰: 滿也。 从阜,音聲】、裹 【 , 纏也。 从衣, 果聲】與裸 【 , 但也。 从衣,聲。 ,𧝹或从果】、 圃 【 , 所以種菜曰圃。 从口, 甫聲】與哺【 , 哺咀也。 从口, 甫聲】等組的組成分子雖一樣, 因結合位置不同而意義不同。 (四)意符的事類相近的可能同義,但也經常異義。或在某個時代通用而在其他時代不通用。舉例說明如下: 土與阜:土(字92)為土塊形 ( ), 阜 【 ,大陸也。 山無石者。 象形。 凡阜之屬皆从阜。 ,古文】為梯子 ( ) 或山的側寫形象 ( ), 分別細微, 混淆後都被借以表達山地形勢。 土與阜都與土地有關。在很多時候,一個意義可以兼有兩種特徵,故或取前者,或取後者造字。 疆 【 ,界也。 从畕,三其介畫也。 ,畺或从土,彊聲】 ( )、阯 【 , 基也。 从阜, 止聲。 , 阯或从土】、阬 【 , 閬也。 从阜, 亢聲】 【《廣韻》阬。 坑, 上同】三個字的意義都與這兩個部件有關, 故可通用。 但現在的防 【 , 堤也。 从阜,方聲】與坊 【《廣韻》防,防禦也,隄防也。坊,上同】 【《廣韻》坊,坊巷,亦州名,本上郡地。周於今州界置馬坊。武德初置坊州,因馬坊為名。 漢宮有太子坊。 坊亦省名。 又音房】、培 【 , 培敦, 土田山川也。 从土,音聲】與陪 【 , 重土也。 一曰, 滿也。 从阜, 音聲】、場【 , 祭神道也。 一曰, 山田不耕者。 一曰: 治穀田也。 从土, 昜聲】與陽 【 , 高明也。 从阜, 昜聲】、陂 【 , 阪也。 从阜, 皮聲】與坡【 , 阪也。 从土, 皮聲】, 或是意義有所偏重, 或因習慣, 其意義就不同。 郭與土:郭(字7)為城郭形 ( ),土(字92)為築城材料,故有時可替代。城(字372)( )、堵 【 ,垣也。 五版為堵。 从土,者聲。 ,籀文从𩫖】 ( )、垣 【 ,牆也。 从土,亘聲。 ,籀文垣从𩫖】 ( )、坏 【 ,丘一成者也。 一曰: 瓦未燒。从土, 不聲】 ( )可通用。 田與土: 田(字48)為規整的田地形 ( )。 田與土(字92)皆為土地之事。 留(字272) ( )、堊 【 , 止也。 从留省从土。 土所止也。 此與留同意。 , 古文坐】、 或 【 , 邦也。 从口, 戈以守其一。 一,地也。 ,或从土】 (《汗簡》作从田从或)、型 【 , 鑄器之法也。 从土,刑聲】 ( )可通用。 歺與木: 歺 【 , 列骨之殘也。 从半。 凡歺之屬皆从歺。 讀若櫱岸之櫱。 ,古文歺】為人之殘骨形 ( ) ,木(字79)為樹木形 ( )。 朽 【 , 腐也。 从歺, 丂聲。 , 㱙或从木】、㱠【 , 枯也。 从歺, 古聲】、枯 【 , 槁也。 从木, 古聲。 夏書曰: 唯箘輅枯。枯,木名也】可通用,因為木頭與人死後的殘骨都是會枯乾與腐朽的東西。 米與禾:米(字90)是穀類作物打下的顆粒 ( ), 禾(字77)是作物的株秆形 ( )。 穅 【 ,穀之皮也。 从禾米, 庚聲。 , 穅或省作】、 粳 【 , 稻屬。 从禾, 亢聲。 , 俗秔】 【《廣韻》秔, 秔稻。 稉, 上同。 粳, 俗】、廩 【 , 穀所振入也。 宗廟粢盛, 蒼黃㐭而取之, 故謂之㐭。 从入从回。 象屋形, 中有戶牖。 凡㐭之屬皆从㐭。 ,㐭或从广稟】、 糧 【 , 穀食也。 从米量聲】 (《汗簡》作从禾)、種 【 , 先穜後孰也。 从禾, 重聲】 (古璽印作从米)、 粟(字97) ( , 古璽印作从禾)七字都與禾類作物和顆粒有關, 故可任用其中一個作為意符。 但科 【 ,程也。 从禾斗。 斗者量也】料 【 ,量也。 从米在斗中。 讀若遼】、租 【 , 田賦也。 从禾, 且聲】粗 【 疏也。从米,且聲】這兩組,就因偏重不同,不能互換。 米與食:米(字90)為穀粒,食(字198)為加蓋之熟食 ( ), 皆有關用食之事。 粒 【 ,糂也。 从米,立聲。 , 古文从食】、餈【 , 稻餅也。 从食, 次聲。 , 餈或从齊。 , 餈或从米】可通用。 口與言: 口 【 , 人所以言食也。 象形。 凡口之屬皆从口】是發聲的器官 ( ),言(字233)是長管樂器形 ( ),古代用以宣導政教。在很多時候,一個意義可以兼有兩種特徵,故或取前者,或取後者。詠【 ,歌也。从言,永聲。 ,詠或从口】、訛【 ,動也。 从口, 化聲。 詩曰: 尚寐無吪】、 謨 【 , 議謀也。 从言, 莫聲。 虞書曰: 咎繇謨。 , 古文謨从口】諸字的意義都與發聲和政府宣導有關,故可通用。 但喝 【 ,㵣也。 从口, 曷聲】謁 【 , 白也。 从言, 曷聲】、 吃 【 , 言蹇難也。 从口, 气聲】訖 【 , 止也。 从言, 气聲】、訏 【 , 詭譌也。 从言, 于聲】吁 【 , 驚也。 从口, 于聲】這三組就不同義。 口與欠:欠【 ,張口气悟也。象气从儿上出之形。 凡欠之屬皆从欠】象人張口呼氣之狀 ( )。 皆與呼氣動作有關。 嘆 【 ,吞歎也。 从口, 歎省聲。 一曰: 大息也】與歎 【 , 吟也。 謂情有所悅,吟歎而歌詠。 从欠,𪅀省聲。 ,籀文歎不省】可通用。 但喝 【 ,㵣也。 从口, 曷聲】與歇 【 , 息也。 一曰气越泄。 从欠曷聲。 讀若香臭盡歇】不同義。 言與欠:言與欠皆可呼氣。歌【 ,詠也。从欠,哥聲。 ,歌或从言】可通用。 心與言: 心 【 , 人心土臧也。 在身之中。 象形。 博士說以為火臧。凡心之屬皆从心】為人之心臟形 ( )。 心與言皆表達思想。 德 【 , 升也。 从彳, 悳聲】 ( )、讎【 , 猶應也。 从言, 雔聲】 ( )、警 【 ,言之戒也。 从言敬,敬亦聲】 ( )、訓 【 ,說教也。 从言,川聲】 ( )、悠 【 ,𢝊也。 从心,攸聲】 ( )、悖(字378)( )、愬【 ,告也。 从言,㡿聲。 論語曰: 訴子路於季孫。 , 訴或从言朔。 , 訴或从朔心】可通用。 音與言: 音 【 ,聲生於心有節於外謂之音。 宮商角徵羽, 聲也。絲竹金石匏土革木, 音也。 凡音之屬皆从音】 ( )與言初為一字,為管樂器形,後成分別文,故音可代表語言或音樂之事。語【 ,論也。 从言,吾聲】 ( ,古璽印作从音)、訶 【 ,大言而怒也。 从言,可聲】 ( , 古璽印作从音)、諆【 , 欺也。 从言,其聲】 ( )可通用。 隹與鳥:隹 【 , 鳥之短尾總名也。 象形。 凡隹之屬皆从隹】, (鳥之簡形 )與鳥 【 ,長尾禽總名也。 象形。 鳥之足似匕,从匕。 凡鳥之屬皆从鳥】(鳥之繁形 )皆禽鳥類動物,雞【 知時畜也。 从隹,奚聲。 ,籀文雞从鳥】 ( )、𤸰【 ,𤸰鳥也。 从隹从人,瘖省聲。 ,籀文𤸰从鳥】 ( )、隻【 ,鳥一枚也。从又持隹。持一隹曰隻,持二隹曰雙】 ( )、雛【 ,雞子也。 从隹, 芻聲。 ,籀文雛从鳥】、𪅀【 ,𪅀鳥也。从鳥,堇聲。 ,𪅀或从隹。 , 古文𪅀。 , 古文𪅀】可通用。 但鴉【《廣韻》烏別名】雅 【 , 楚鳥也。 一名鷽, 一名卑居, 秦謂之雅。 从隹, 牙聲】、 鴝 【 , 鴝鵒也。 从鳥, 句聲】雊【 , 雄雉鳴也。雷始動雉乃嗚而句其頸。从隹句,句亦聲】現今意義都不同。 衣與糸:糸(字111)為絲線形 ( ), 衣 【 , 依也。 上曰衣,下曰常。 象覆二人之形。 凡衣之屬皆从衣】象有領之上衣形 ( )。 皆與紡織有關, 緹【 , 帛單黃色也。 从糸, 是聲。 , 緹或作衹】、補 【 , 完衣也。 从衣, 甫聲】 (《四聲韻》作从糸)、 褸【 ,衽也。 从衣, 婁聲】縷 【 , 綫也。 从糸, 婁聲】 (篳路襤褸《左傳》宣十二年作篳路藍縷)、 襁【 , 負兒衣。 从衣, 強聲】繈【 , 𧢼纇也。 从糸, 強聲】、 緥 【 , 小兒衣也。 从糸, 保聲】(《史記》襁褓或作繈緥)可通用。 但袖 【 , 袂也。 从衣, 𥝩聲。 ,俗从由】紬 【 ,大絲繒也。 从糸, 由聲】、綢 【 , 繆也。 从糸, 周聲】裯 【 , 衣袂祗裯。 从衣, 周聲】不同義。 素與糸: 素 【 , 白致繒也。 从糸。 取其澤也。 凡素之屬皆从素】,初織成而還未縫邊緣的紡織物之形 ( )。 皆與紡織有關。 𦅻【 ,綽也。 从素, 爰聲。 ,𦅻或省】、繛【 , 緩也。 从素, 卓聲。  或省】 ( )、綬 【 ,韍維也。 从糸, 受聲】 ( )可通用。 巾與糸: 巾 【 ,佩巾也。 从冖。 丨象系也。凡巾之屬皆从巾】象一條巾之形 ( )。 皆與紡織有關, 綌 【 , 粗葛也。 从糸, 谷聲。 , 綌或从巾】可通用。 衣與巾: 皆為紡織品,帬【 ,繞領也。 从巾,君聲。 ,帬或从衣】、帙【 , 書衣也。 从巾, 失聲。 , 帙或㡓从衣】、㡓【 , 幒也。 从衣, 軍聲。 ,㡓或从衣】、襤 【 , 稠謂之襤褸。 襤, 無緣衣也。 从衣, 監聲】𢅡【 , 楚謂無緣衣也。 从巾, 監聲】可通用。 市與韋: 市 【 , 韠也。 上古衣敝前而已, 市以象之。 天子朱市,諸侯赤市, 卿大夫蔥衡。 从巾。 象連帶之形。 凡市之屬皆从市。 篆文市从韋从】象保護膝蓋之皮短裙形 ( )。 韋(字368), 衆足保衛城鎮之意 ( ), 不知為何被用以為代表皮革製品之意符。 皆與皮革有關。 𢂷 【 , 士無市有𢂷。 制如榼缺四角。 爵弁服,其色韎,賤不得與裳同。 从市, 合聲。 , 𢂷或从韋】可通用。 人與女:人(字78)為人之側視形 ( )或跪坐形 ( )。 女(字75),為婦女坐姿 ( ), 皆為人事。毓(字31)( )、奚 【 大腹也。 从大,省聲。 , 籀文系】(一手抓住頭上套以繩子的奴隸 )、蔑(字239) ( )、嬴【 ,帝少皡之姓也。 从女, 贏省聲】 ( )、㑵 【 , 妎也。 从人, 疾聲。一曰毒也。 ,㑵或从女】、姓 【 ,人所生也。 古之神聖人母感天而生子,故稱天子。因生以為姓,从女生。生亦聲。春秋傳曰: 天子因生以賜姓】 ( )、執(字390)( )、姷侑 【 ,耦也。 从女,有聲。 讀若祐。 ,姷或从人】可通用。 但安 【 , 竫也。 从女在宀中】 ( )、冗 【 ,㪔也。 从宀儿。 人在屋下無田事也。周書曰: 宮中之冗食】不同義。 首與頁: 首 【 , 古文𦣻也。 象髮。 髮謂之鬊, 鬊即 也】( ),頁【 ,頭也。 从𦣻从儿。 古文䭫首如此。 凡頁之屬皆从頁】 ( ) 。 皆與頭部有關。 頂 【 , 顛也。 从頁,丁聲。 ,或从首作】、顏 【 ,眉之間也。 从頁,彥聲。 ,籀文】( )、頰【 ,面旁也。从頁,夾聲。 , 籀文頰】、顯【 ,頭明飾也。 从頁,㬎聲】 ( )、頤 【 , 顄也。 象形。 凡𦣞之屬皆从𦣞。 ,篆文𦣞。 , 籀文从首】可通用。 目與見: 目 【 , 人眼也。 象形。 重童子也。 凡目之屬皆从目】,眼睛形 ( )。 見(字143)為人以眼睛視物 ( )。 皆有關視覺。視【 ,瞻也。从見,示聲。 ,古文視。 ,亦古文視】、睹【 ,見也。 从目,者聲。 ,古文从見】、睞 【 , 目童子不正也。从目,來聲】䚅 【 , 内視也。 从見, 來聲。 】、睨 【 , 衺視也。 从目,兒聲】𧡎 【 , 旁視也。 从見, 兒聲】、瞟 【 ,𥉻也。 从目, 票聲】𧢄 【 , 目有察省見也。 从見,票聲】可通用。 肉與骨: 肉 【 , 胔肉。 象形。 凡肉之屬皆从肉】, 肉塊形( )。 骨 【 , 肉之竅也。 从有肉。 凡骨之屬皆从骨】,牛肩胛骨形 ( )。 皆身體部件,且經常相連。 膀【 ,脅也。从肉,旁聲。 ,膀或从骨】、肌 【 , 肉也。 从肉,几聲】 (《汗簡》作从骨)可通用。 血與肉:血 【 , 祭所薦牲血也。 从皿。 一象血形。 凡血之屬皆从血】,盟誓用的血盛裝在盤皿中之狀 ( )。 血與肉皆為身體部件。 脈 【 ,血理分衺行體中者。 从辰从血。 ,𧖴或从肉】可通用。 人與手:人(字78), 人之側視形 ( ), 手 【 , 拳也。 象形。凡手之屬皆从手】, 有五指之手臂形 ( )。 皆身體部件。 儐【 ,導也。 从人賓聲。 ,或从手】可通用。 止與足: 止字(69), 腳趾形 ( ), 足 【 , 人之足也。 在體下。从口止。凡足之屬皆从足】,腳連趾之形 ( ): 皆為腳部。正(字35)( )、企【 ,舉歱也。 从人止。 , 古文企从足】 ( )、踵 【 ,追也。 从足,重聲。 一曰往來皃】、歱【 跟也。 从止, 重聲】 ( )可通用。 辵與止: 辵 【 , 乍行乍止也。 凡辵之屬皆从辵。 春秋傳曰: 辵階而走】, 由腳步與行道構成, 作為行走的意符。 辵與止(字69)皆與行路有關。逆(字124)( )、追【 ,逐也。从辵,自聲】 ( )、逐【 ,亡也。 从辵,㒸聲。 】 ( ) 可通用。 辵與彳 :彳 【 ,小步也。象人脛三屬相連也。凡彳之屬皆从彳】,皆為行路。 通【 ,達也。 从辵, 甬聲】 ( ) 、遘【 ,遇也。从辵,冓聲】 ( ) 、邊 【 ,行垂崖也。 从辵,臱聲】 ( )、遲(字230) ( )、遹 【 , 回辟也。 从辵,矞聲】 ( )、征【 ,正行也。 从辵,正聲。 ,𨒌或从彳】、復(字179)( )、往【 ,之也。从彳,𡉚聲。 ,古文从辵】( )、後(字342)( )可通用。 辵與走:走【 ,趨也。从夭止。夭者屈也。凡走之屬皆从走】,擺動雙手快步行走之狀 ( )。 皆與行路有關。 䟒【 ,行䟒也。 从走雚聲。 一曰:行曲脊皃】 ( )、𠳋 【 ,𠳋商, 小塊也。从阜从臾。臾,古文蕢字】遣【 ,縱也。从辵,𠳋聲】為雙手將土塊放進籃子以便送出去之狀 ( )、起 【 ,能立也。从走,己聲。 ,古文起从辵】可通用。 攴與戈:攴【 ,小擊也。从又, 卜聲】為手持棍棒攻擊狀 ( ),戈(字80)為裝柄之兵戈形 ( ), 皆用以攻擊人。啟(字356)( )、肇(字203)( )、救【 ,止也。从攴,求聲】 ( )、寇【 ,暴也。从攴完】 ( )可通用。 牛與羊:牛(字84)牛頭形 ( ),羊(字85)羊頭形 ( )。 皆為家畜。牢(字76)( )、牧(字283)( )、牡(字167)( )、牝(字168) ( )可通用。 飛與羽:飛【 ,鳥翥也。象形。凡飛之屬皆从飛】為鳥展翅飛翔之狀。羽(字29)為羽毛形( )。皆與飛行有關。翰【 ,天雞也。赤羽。从羽,倝聲。逸周書曰:文翰若翬雉。一名鷐風。周成王時蜀人獻之】、𩙺 【 ,翅也。 从飛,異聲。 ,篆文𩙺从羽】 ( )可通用。 黽與虫: 黽 【 , 蛙黽也。 从它。 象形。 黽頭與它頭同。 凡黽之屬皆从黽。 , 籀文黽】為爬行一類的動物形 ( )。 虫 【 , 一名蝮。博三寸,首大如擘指。象其臥形。物之微細,或行或飛,或毛或𧝹, 或介或鱗, 以虫為象。 凡虫之屬皆从虫】 為蛇類動物形( )。 皆為蟲類動物。蛛(字201)( )、 【 蝦蟆屬。 从黽, 圭聲】 (《廣韻》蛙, 蝦蟆屬。 , 上同)可通用。 魚與虫: 魚 【 , 水蟲也。 象形。 魚尾與燕尾相似。 凡魚之屬皆从魚】, 魚形 ( )。 魚與虫皆為動物, 兩棲類可兼虫與魚。蠏 【 ,有二敖八足。 非它鮮之穴無所庇。 从虫, 解聲。 , 蟹或从魚】。 虫與䖵: 䖵 【 , 蟲之總名也。 从二虫。 凡䖵之屬皆从䖵】( ),皆為蟲類動物。 蜂 【 , 飛蟲螫人者。 从䖵, 逢聲。 , 古文省】 (《廣韻》蠭, 說文曰, 螫人飛蟲也, 孝經援神契曰, 蠭蟇垂芒, 為其毒在後。 蜂, 上同。 , 古文)、𧒎 【 , 蠶匕飛𧒎。 从䖵,我聲。 ,或从虫】、蚤【 , 齧人跳蟲也。 从䖵,叉聲。 叉古爪字。 , 蚤或从虫】、𧌠 【 , 𧌠蛸也。 从䖵, 卑聲。 , 𧌠或从虫】、蟁 【 , 齧人飛蟲。 从䖵民聲。 , 蟁或从昏, 以昏時出也。 ,俗蟁从虫从文】 ( )可通用。 茻與艸: 茻 【 , 衆艸也。 从四中。 凡茻之屬皆从茻】與艸 【 百卉也。从二中。凡艸之屬皆从艸】 皆為草類植物。薦(字24)( )、 艿 【 , 艸也。 从艸, 乃聲】 ( )、 蒿【 ,菣也。 从艸,高聲】 ( )、蒐 【 ,茅蒐, 茹蘆。 人血所生, 可以染絳。 从艸鬼】 ( )可通用。 宀與广: 宀 【 , 交覆罙屋也。 象形。 凡从之屬皆从宀】為房屋正面形 ( ), 广 【 , 因厂為屋也。 从厂, 象對刺高屋之形。 凡广之屬皆从广。讀若儼然之儼】為房屋之側視形。皆為遮蓋物,一為密閉,一為開敞。 安 ( )、廣 【 , 殿之大屋也。 从广, 黃聲】( )、廟 【 ,尊先祖皃也。 从广,朝聲。 古文】 ( ) 、 寓 【 , 寄也。 从宀, 禺聲。 ,寓或从广作】 ( )、宕 【 , 過也。 一曰洞屋。 从宀, 碭省聲。 汝南項有宕鄉】 ( )、宅【 , 人所托居也。 从宀, 乇聲。 ,古文宅。 ,亦古文宅】( )可通用。 日與月: 日(字53)為太陽形 ( ), 月(字54)為月亮形( )。 皆為天體。期【 ,會也。从月,其聲。 ,古文从日丌】( )、春【 ,推也。 从日艸屯, 屯亦聲】( )、昔(字259)( )可通用。 (五)原創義的意符或聲符不見 從甲骨文到楷書,字形已發生太多變化,參考字形變化所舉的例。創意的重要部分被省略當然就看不出原創意。如: 成字【 , 就也。 从戊, 丁聲。 , 古文成从午】从戈丁聲, 今不見丁聲( )。 春字 【 , 推也。 从日艸屯, 屯亦聲】今不見屯聲 ( )。 秋字(字50),以夏秋之際出現蝗蟲為害代表季節,蝗蟲被省去( )。 法字(字25),創意來自廌獸斷案,省略廌獸,看不出創意( )。 書字(字3),本作手持筆在墨瓶之上即將書寫之意,金文从者聲,隸書者上半與聿下半共用筆劃,再簡省 ( )。 (六)為平衡字形的結構而割裂或結合聲符,例子較少。 雜字 【 , 五采相合也。 从衣,集聲】,割裂集聲。 徒 【 ,步行也。 从辵, 土聲】, 自辵分離止而與土結合( )。 徙【 ,迻也。从辵止。 ,徙或从彳。 ,古文徙】自辵分離止而與止結合 ( )。 (七)聲符省形,《說文》省聲之說法常不可靠。 從刪聲的字常簡省成冊字,如珊 【 ,珊瑚,色赤生於海, 或生於山。 从玉刪省聲】、姍 【 , 誹也。 从女刪省聲。 一曰翼便也】、狦【 , 惡健犬也。 从犬,刪省聲】。 从虎聲的字常省去身子的部分, 如鑪(字204) ( )。 从鹿聲的字有省去身子的部分, 如麓( )。 (八)聲符雖異而意義同 例子非常多, 但舉 《說文》數例: 抽 【 , 引也。 从手, 留聲。 ,㩅或从由。 ,㩅或从秀】可从由聲、秀聲或留聲。 鞋【 ,生革鞮也。从革,奚聲】 (《廣韻》鞵,屩也。鞋,上同)可从圭聲或奚聲。抱 【 ,引堅也。 从手,孚聲。 詩曰:原濕捊矣。 ,捊或从包】可从孚聲或包聲。 鯨 【 ,海大魚也。 从魚, 畺聲。 春秋傳曰: 取其䲔鯢。 ,䲔或从京】可从畺聲或京聲。 糂【 , 以米和羹也。 从米,甚聲。一曰粒也。 ,籀文糂从朁。 , 古文糂从參】可从甚聲、朁聲或參聲。𤻲 【 ,治也。 从广,樂聲。讀若勞。 ,𤻲或从尞】可从樂聲或尞聲。 螾 【 , 側行者。 从虫, 寅聲。 , 螾或从引】可从寅聲或引聲。頌 【 , 皃也。 从頁, 公聲。 , 籀文】可从公聲或容聲。 紟【 ,衣系也。 从糸, 今聲。 , 籀文从金】可从今聲或金聲。 容【 , 盛也。 从宀, 谷聲。 , 古文容从公】可从谷聲或公聲。 䞓【 ,赤色也。 从赤, 巠聲。 詩曰: 魴魚䞓尾。 , 䞓或从貞。 或从丁】可从巠聲、貞聲或丁聲。 姻【 , 壻家也。 女之所因故曰姻。从女因, 因亦聲。 , 籀文姻从𣶒】可从因聲或𣶒聲。 (九)同樣筆劃源自不同部件或創意。 奏 【 , 奏進也。 从夲从廾从屮。 屮, 上進之義。 , 古文。 ,亦古文】,雙手持一物,演奏音樂 ( )。 春 【 , 推也。 从日艸屯, 屯亦聲】, 甲骨文作从艸, 或从木、林,或从日屯聲。 是個从屯聲的形聲字 ( )。 泰 【 ,滑也。 从廾水, 大聲。 , 古文泰如此】, 兩隻手扶一人步行濕滑之地 ( )。 秦(字309),雙手持杵搗打兩禾以製造精米 ( )。 奉 【 ,承也。 从手廾丰聲】,雙手捧着封疆界之樹 ( )。 這五字的上半部字形都一樣,其實都源自不同的創意。 享(字109),高臺上的建築物,為享祭鬼神之所 ( )。 郭(字7),城牆上望臺 ( )。 𦎫 【 ,孰也。 从亯羊。 讀若純。 一曰鬻也。 ,篆文𦎫】,獻熟食之羊於廟前 ( )、孰【 ,食飪也。 从丮𦎫】雙手前伸獻祭熟食之羊於廟前。 其左半一樣,但源自不同的創意。 票 【 ,火飛也。 从火㶾。 票與䙴同意】, 雙手持一物在火上燒烤。 禁 【 , 吉凶之忌也。 从示,林聲】,林中祭神之處為禁地。 尉 【 ,从上按下也。 从𡰥又持火, 所以申繒也】, 手持在火上燒烤的石頭以熨燙患者背部。 字之下半同而創意異。 塞 【 , 隔也。 从土,𡫳聲】 【 , 窒也。 从㠭从廾窒宀中。㠭猶齊也】,將多物整齊地充塞屋中儲存起來。 寒 【 ,凍也。 从人在宀下,从艸上下為覆,下有冫也】, 以草堵塞房屋隙縫之處以減寒氣 ( )。 字之中間部分相同而創意異。 然【 ,燒也。从火,肰聲】,火點 ( )。 魚 【 , 水蟲也。 象形。 魚尾與燕尾相似。 凡魚之屬皆从魚】, 魚尾巴 ( )。 燕(字394)【 , 燕燕元鳥也。 籋口, 布翅, 枝尾, 象形。 凡燕之屬皆从燕】,鳥尾巴 ( )。 馬(字18),馬的腳 ( )。 為(字261),象的腳 ( )。 無(字146),舞者的腳 ( )。 濕 【 ,濕水出東郡東,武陽入海。 从水,㬎聲。 桑欽云出平原高唐】,絲線 ( )。 熊 【 , 能獸似豕, 山居, 冬蛰。 从能, 炎省聲。 凡熊之屬皆从熊】,火點(可能由泉字變來 )。 鳥 【 ,長尾禽總名也。 象形。 鳥之足似匕, 从匕。 凡鳥之屬皆从鳥】,鳥之足 ( )。 舄【 ,䧿也。象形。 ,篆文舄从隹昔】,䧿鳥之足 ( )。 焉 【 , 焉鳥, 黃色, 出於江淮。 象形。 凡字, 朋者羽蟲之長, 烏者日中之禽,舄者知大歲之所在,燕者請子之候,作巢避戊己。所貴者,故皆象形。 焉亦是也】,焉鳥之足 ( )。 黑(字392),人身上刺紋 ( )。 字下面的四點源自不同事物。 小(字113), 細小之物 ( )。 尞(字347),火點 ( )。 𡭴【 , 際見之白也。 从白上下小見】, 光暈。 尒 【 , 詞之必然也。 从丨八。 八象气之分散。 八聲】爾析出, 網魚竹簍的上部 ( )。 示 【 ,天垂象,見吉凶, 所以示人也。 从上。 三垂, 日月星也。觀乎天文以察時變。 示神事也。 凡示之屬皆从示。 , 古文示】, 神主牌形象 ( )。 尗 【 ,豆也。 尗象豆生之形。 凡尗之屬皆从尗】 ( 之部分)。 下三點源自不同事物。 老(字57),持杖長髮老人 ( )。 者【 ,別事詞也。 从白, 聲。 , 古文旅】鍋上的青菜及上冒的煙氣 ( )。 教(字236),持杖威嚇小孩去學習打繩結 ( )。 上半部源自不同事物。 受【 ,相付也。 从受, 舟省聲】, 一手交付一盤給另一手。 手( )。 為(字261),手導引象鼻以工作。手 ( )。 爵 【 ,禮器也。 象雀之形。 中有鬯酒,又持之也。 所以飲器象雀者,取其鳴節節足足也。 , 古文爵如此。 象形】, 商代之溫酒爵形。爵柱 ( )。 愛【 ,行皃也。从夂,㤅聲】【 ,惠也。从心,旡聲。 ,古文】,从心旡聲 ( )。 爪的筆劃絕大多數來自手的動作,有少數源自其他事物。 (十)同一意符演變成不同筆劃 心 【 ,人心土臧也, 在身之中。 象形。 博士說以為火臧。 凡心之屬皆从心】, 心臟形 ( ):恭 【 , 肅也。 从心,共聲】。 念 【 ,常思也。 从心,今聲】。 情 【 ,人之陰气有欲者。 从心,青聲】。 火(字328),火焰形 ( ): 赤 【 ,南方色也。 从大火。凡赤之屬皆从赤。 , 古文从炎土】,大火會意。 然 【 ,燒也。 从火,肰聲】从火,肰聲。叟(字190),手持火把於屋内搜索 ( )。寮(字347),火點 ( )。 票,雙手持物件在火上燒烤( )。光(字275),人頭頂燈火 ( )。粦(字266),人身上塗磷光 ( )。 廾 【 ,竦手也。 凡廾之屬皆从廾。 ,楊雄說廾从兩手】,雙手作捧物之狀:朕(字269),雙手持工具弭補船板間之隙縫 ( )。興(字149),雙手抬輿架 ( )。弈【 ,圍棋也。从廾,亦聲】形聲。弄(字361),雙手玩弄玉璞( )。奉,雙手捧持封疆界之樹 ( )。丞【 ,翌也。从廾从卪从山。 山高,奉承之義】,雙手拯救陷於坑中之人。承【 ,奉也。受也。 从手卪廾】,雙手自下推舉一人往上之狀 ( )。具(字67),雙手捧煮食之鼎 ( )。 如上所述,今日的漢字,由於距離古代已遠,如不知其古代字形,想通過它來分析字的結構或創意,可以說困難重重,所以具備些許古文字學的知識是很有用的。大致說,認識一個字首先是分辨它是否形聲字。形聲字就少創意上的困擾,形聲字通常可分析為一個意符及一個聲符,因此要留意哪一些是常用的意符或聲符,它們常在的位置,再注意某些特例。常用意符作為聲符的較少,大都是生僻字。還有,一字的音讀和聲符的音讀有密切的關係,儘管現在的讀音已與千年前的大不同,稍具古韻學的知識,大致可判斷一字的讀音是否和所標示的聲符有無關係。如果不像形聲字而比較像表意字,就要依上文所介紹的準則去了解,才有望對一個字有較清楚的認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