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汉字
释义

()


戰國楚竹簡滙編·信陽長臺關一號楚墓竹簡第二組遣策12,戰國
紫夅(絳)之納。

馬王堆漢墓帛書·戰國縱横家書,西漢
奉陽君使周,納告寡人曰……

居延新簡EPT59.61,新莽
制詔納言……

漢印文字徵
有秩獄史富納。

甘陵相尚博殘碑(左截),東漢
傅納以言,轉拜僕射令。

泰山都尉孔宙碑陰,東漢
齊納字榮謀。

三國志古寫本,晉
納魯肅於凡品,是其聰也。

穆彦妻元洛神墓誌,北魏
問名納綵,陽唱陰從。

李三墓誌,唐
亦有揚妙音於漢邸,協律馳芳;懸藻鏡於晉闈,納言騰譽。
《説文》: “納,絲溼納納也。从糸内聲。”
“納”字後起, 古文字多假“内”爲之。 師旂鼎: “(其)又内(納)于師旂。 ”鄂侯鼎: “噩(鄂)𥎦(侯)𩣓(馭)方内(納)壺于王。 ”膳夫山鼎: “山𢱭(拜)𩒨首, 受册佩(以)出, 反(返)入(納)堇(瑾)章(璋)。 ”

纳,金文;

[糸(絲,意符)+内(納本字,聲意符)→納(《説文》:“納,絲溼納納也。從糸,内聲。”將線密針縫紉,引入鞋底,使其結實〈納鞋底〉。引申爲收進來〈接納〉。放進去〈納入〉。交付〈納稅〉。)]
[明] 羅贯中《三國演義》(第四十五回):“吾〈孔明〉故以片言戲之,公瑾便容納不下。”

随便看

 

汉语字词典包含45085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字词的释义详细解析,是汉语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23-2024 swrt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 9:1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