脯( ) 睡虎地秦墓竹簡·日書乙種187,戰國至秦 得於酉(酒)、脯脩節肉。
 馬王堆漢墓帛書·养生方,西漢 即取刑馬膂(臚)肉十□,善脯之,令薄如手三指,即漬之醯中。
 霍氏墓誌,唐 澂漢酒醴,磬誠信於蒸甞; 椇榛脯脩,備虔恭於晨夕。 《説文》: “脯,乾肉也。从肉甫聲。”
脯★常◎常
形声,从月(肉),甫声,本义读fǔ,肉干,引申为用蜜糖浸制的果干;又读pú,假借为胸部。 脯 金文; 篆fǔ[甫(聲符)+月(肉,意符)→脯(《説文》:“脯,乾肉也。從肉甫聲。”脯:肉乾〈鹿脯、兔脯〉;水果蜜漬後晾乾的食品〈果脯、杏脯〉。)] 《詩經·大雅·鳧鷖fúyī》:“爾肴伊脯。”(你的菜肴呀,你的乾肉脯。) 脯*(11画) ❶fǔ ❷pú
  【提示】月,中间两横宋体与两边相接,楷体与左边相接,与右边相离。甫,中间两横宋体与两边相接,楷体与两边相离。 *脯fǔ11画 月部 (1) 干肉: 肉~|兔~。 (2) 用糖、蜜等浸制的瓜果干儿: 果~|杏~|梨~。 另见pú(316页)。
*脯pú11画 月部 胸部: 胸~。 另见fǔ(115页)。 |